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下):展開平權的討論,才是立法原意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上):何謂仇恨言論?如何定義歧視?

「改善交通,能改善一整個家庭」裕隆愛的里程數公益平臺,接上助人工作最後一里路

我的自閉症生活密技:當朋友理解我克服障礙的方法,我們變得更加親近了/《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隨著視訊、簡訊功能越來越普及,聽語障者用視訊跟朋友打手語聊天、用文字傳訊已經是常態。也有單位專門提供「手語視訊服務」,讓手語翻譯員、聽語障者、不懂手語的聽人 3 方共同視訊,這樣聽語障就能跟不懂手語的人溝通。
不過,一些餐廳、公司還是習慣用電話跟民眾聯繫,不接受簡訊聯絡,也不接受視訊。聽語障者因此沒辦法遠端預約、洽詢,只能請親友幫忙打電話,或舟車勞頓跑到現場臨櫃筆談。
為解決這個問題,數位發展部研發了「手語視訊轉譯服務」(簡稱 VRS),今年 8/1 起,VRS 系統由衛福部正式營運。
聽語障者只要使用 VRS 的 APP,就能請手語翻譯員幫忙打電話。手語翻譯員一方面透過視訊用手語、文字訊息和聽語障者溝通,另一方面透過電話語音與聽人溝通,讓聽語障者也能接電話或打電話。
目前 VRS 服務免費,但僅協助訂餐、訂房、叫車等簡易私人日常事務。服務時間是每週一至週六上午 9:00- 下午7:00,限聽語障者使用。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權法)自 2007 年就沒有進行大幅修訂。今年 8/7,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社家署)公布「身權法」修法草案,這次新法版本有 5 大重點:
1.增加「合理調整」規定:新法 16 條規定,在不造成過度負擔的情況下,各機關、學校、事業機構(公司)、法人、團體等單位都應依照障礙者的需求,提供合理調整。
為了落實合理調整,新法也規定,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在修法後的 1 年內,透過「指引」說明合理調整的適用範圍、協商程序、救濟管道。而各單位應該在指引公告的 2 年內,訂定單位內的合理調整流程。
身心障礙者可能因為個別狀況需要他人、公司進行配合、彈性調整,例如有些障礙者需要固定就醫,可以調整讓他晚 1 小時上班,或有些障礙考生需要延長考試時間等,這樣的彈性調整方式就稱為「合理調整」。
政府常常透過「指引」,建議民間單位、公部門各單位、民眾該如何具體落實政策。這些指引通常會提供具體落實的細節、詳細步驟,讓各單位、民眾不會因為法律條文太過籠統而無所依循。
例如新冠疫情防疫期間,衛福部就公布了給醫院的「臨床處置指引」、給餐飲業的「餐飲業防疫指引」等。
不過指引屬於「行政指導」,只有建議的性質,民眾、各單位如果不遵行不會有罰則。
2. 增加「通用設計」規定:新法 52 條規定,政府各單位在規畫公共建建築、交通設施、資通訊服務時,應以「通用設計」為原則。
「通用設計」概念是規畫「每個人都能使用」的服務,例如大部分的無障礙斜坡,不只輪椅使用者可以用、推手推車的家長、步伐較小的年長者、孩童也都能用,就可以稱為「通用設計」。
3. 禁止違法的身心障礙機構主管繼續任職:過去曾有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的主管不當對待障礙者。新法 63 條針對機構的負責人、院長、主任等,若有殺人、重傷、性侵、性騷擾、兒少性剝削等紀錄,一定期間內不得擔任相關職位,若狀況嚴重,終身不能擔任相關職位。
4. 公開歧視障礙者,最高罰 60 萬:目前身權法只規定「媒體報導」不能製做對障礙者有歧視或偏見的報導。新法 74 條增加了媒體形式,規定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路或其他媒體報導都不能有歧視或偏見。
此外,新法 74 條也明文規定「任何人不能以公開言論歧視身心障礙者」,若違法可處 6-60 萬元罰鍰。
5. 提高政策會議中的身心障礙代表比例:這次修法提高了障礙者在「身心障礙政策會議」中的代表比例,從 1/3 增加到 1/2。
衛福部 8/7 預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這次草案有 30 天公告期,9/6 前各界都可以提供意見,草案之後需經立法院三讀才會通過。但身心障礙團體質疑這次修法沒有納入「自立生活」概念。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台自盟)就發布聲明,呼籲國家應制定有時間進程的「去機構化」計畫,並協助離開機構的障礙者在社區中獲得必要且即時的支持。而要讓身心障礙者在社區中生活,「自立生活」(包含「個人助理」、「社區支持服務」等)是最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呼籲修法納入「自立生活專章」。
個人助理是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由安排生活、在社區自立的重要解方。台自盟呼籲,政府應增加個人助理人數;並闡明個人助理服務規範,避免執行單各行其是。此外,台自盟也呼籲政府關注個人助理勞動權利。
「身心障礙聯盟」祕書長洪心平說,「社區支持服務」也是臺灣進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際審查時,人權委員提出應改善的項目。台自盟也呼籲政府應增加「社區支持服務」人數。
臺灣 6 家航空公司中,有 5 家公司要求女性空服員必須穿著裙裝制服,但有不少空服員反映穿裙裝工作非常不便。
去年 4 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桃空職工)協助多名女性空服員向桃園市政府申訴長榮航空,指出長榮航空要求她們穿裙裝、化妝、穿高跟鞋等,涉嫌性別歧視,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但桃園市政府和勞動部在去年 8 月和 10 月相繼駁回申訴,目前案件上訴至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去年 8 月,桃空職工再向人權會申訴,今年 8/2,人權會發布調查報告指出,我國航空公司要求女性空服員穿裙裝,確實違反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屬性別歧視,建議政府督促航空公司改進。
桃空職工 8/7 召開記者會,要求勞動部應依據 CEDAW 標準,制訂服儀等相關指引,且應邀工會和相關團體參與;此外,桃空職工也呼籲各航空公司修改服儀規範,新增女性空服員褲裝選項。
除此之外,桃空職工也指出《性別平等工作法》的限制。桃空職工祕書長周聖凱表示,《性別平等工作法》只限個別受僱者進行申訴,但航空業服儀規範造成的性別歧視不只單一勞工受害,工會卻受限於法規,無法以「工會」身分為勞工提出「集體申訴」。他認為未來《性別平等工作法》應開放工會代表作為申訴人,以改善制度性、集體性的性別歧視。
4 年一度、緊接在奧運之後舉辦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帕運)是身心障礙運動最高競技舞臺。本屆的巴黎帕運將於巴黎時間 8/28-9/8 登場。臺灣共取得 7 種項目參賽資格、共 13 位選手參戰。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英文全稱為 Paralympic Games,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國際型綜合體育賽事。英文全稱是由希臘語介詞的 Para(意指「並行」),與Olympic的 lympic 組成,意指怕運與與奧運是地位平行的運動會。
其中最年輕的選手是就讀海山高中,曾在 2022 杭州亞帕運奪下 TT11 級男子桌球單打金牌的 17 歲新秀陳柏諺,最資深的則是曾奪下 2008 年北京帕運及 2012 年倫敦帕運男子個人反曲弓銅牌的 65 歲老將曾隆煇。
本屆帕運的賽事、轉播資訊如下,大家也能繼續為臺灣選手加油!
學校正式教師的薪水會依學歷、年資調整,但代理教師不同。不少代理老師會在學年間到各縣市、不同學校任職,然而不同學校間年資可否累計敘薪,各縣市規定不一。
張凱翔 2017 到新北市一所高中擔任代理教師,他認為,自己先前在不同學校擔任過 2 年代理教師,應該依照《教師待遇條例》以 275 薪點敘薪;不過,新北市教育局規定「代理教師如有職前年資,不予採計」,只以 245 薪點敘薪。
張凱翔申訴遭駁回、行政訴訟也被判敗訴後,申請釋憲,今年 8/9,憲法法庭宣布相關條文部分違憲。
憲法法庭指出,代理教師已屬不可或缺的教育人力,是否採計職前年資屬於憲法規定「教育制度」的一環,也屬於中央政府「教育部」的立法範圍。但教育部透過函釋、法規授權「地方政府」自行規定,這部分違憲。因此判教育部、新北市相關函釋、規定「部分違憲」,1 年內失效。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和張凱翔聯合發聲明,肯定大法官判決,也建議教育部、立法法院盡速完成《教師待遇條例》修法,將代理教師納入適用。
今年 7 月,臺北市一間幼兒園教保員涉嫌性侵 6 名女童,引起輿論熱議。由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媒體不能揭露兒童身份,部分媒體受限於這個規定,不敢播報幼兒園名稱或教保員姓名,引發質疑。
衛福部 8/12 公布《媒體報導兒少性暴力指引》,說明報導揭露標準,且另外增加 5 項注視事項。
禁止揭露的事項:
可適度報導:
其他注意事項:
針對第 5 點,衛福部說明,以非法網站「創意私房」為例,希望未來報導可去識別化,例如改寫為「創○私房」,避免民眾因好奇而搜尋。此外,像「傳播妹」、「公關妹」等形容,都把兒少性剝削工作包裝得像從事高雅的職業,都屬於美化詞彙,未來都應該避免。
《勞動基準法》28 條規定了一項「工資墊償基金」制度:僱用勞工時,雇主每個月都需要按勞工投保薪資的比例,繳交「工資墊償基金」給勞動部。一旦公司發生歇業、清算、破產,而積欠薪水、退休金或資遣費時,勞動部會從基金提撥錢,先墊付給勞工,後續再由勞保局向雇主追償。
不過目前法規規定,勞工只能申請公司宣告起回推 6 個月期間內積欠的薪水。但有些員工被積欠超過 6 個月的薪水,墊償基金就無法代墊。勞動部參考《國際勞工公約》精神,發現臺灣的期效較短。
為此,勞動部最近預告修改「勞基法施行細則」,將放寬基金墊償年限,公司歇業、清算、宣告破產前「 5 年內」的薪水都可以獲墊償,預估有 2000 多名勞工受惠。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說,修法預告期 1 個月,之後還需經行政院核定才會公告,最快預計 9 月底就可實施。
許多縣市政府都會自行編列預算、加碼社福政策,但有部分縣市增加太多的「撒幣」政策,影響縣市政府財源。以桃園市為例,社福支出從前年的 59 億增加到 87 億,自籌收入卻從前年的 752 億,降為 584 億。
2019 年,監察院曾要求檢視各縣市政府 2020 年的預算,當時監察院要求,地方政府的預算中,如果有「超過一致標準社福支出」且沒有訂「排富條件」,行政院就必須督促縣市政府改善。而衛福部長期透過「扣減中央補助款」來督促各縣市政府。
今年共有 7 個縣市,因為社福支出不符規定,而被扣補助款,包括桃園市、臺南市、等。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說,扣款項目大多是敬老三節禮金,這不屬於社會福利;其次是如老人假牙、生育補助等,中央已經編列社福支出,縣市政府又擴大加碼。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中央扣減補助款的原則是,當年度「社福預警項目」(被主計處認定會影響地方財政的社福項目)與前一年度相比,超過中央政策所定的發放條件;如果加碼或沒設排富條款,就會扣補助款。
環境部、衛福部 8/17 舉辦「綠色醫療高階主管領航營」,邀請各醫院、醫界公會、協會高階主管參與,希望推動「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畫」。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全球醫療部門約占溫室氣體排放 0.9%,若加入醫療供應鏈計算則高達 4.4%。醫療碳排中 30% 是醫院設施、營運所需電力與燃料等,另外 70% 來自於醫療供應鏈的碳足跡,包括藥品、食物、醫療器械、設備的製造、運輸、廢棄等。
衛福部長邱泰源宣布,衛福部今年推動「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畫」,分 3 階段。第 1 階段是提升醫院淨零碳排相關知能,並協助醫院進行「碳盤查」;第 2 階段是輔導醫院培育「碳盤查種子人員」;第 3 階段則辦理推廣活動,讓整個醫療產業邁向永續。
衛福部說明,第 1 階段的碳盤查今年已開始實施,預計投入 2000 萬元預算,衛福部會輔導 56 家急重症大型醫院與 15 家中型醫院展開碳盤查,從過程中尋找方法、加強減碳作為。之後並據此編寫指引,以引導中小型醫院參與碳盤查。
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CFV)是組織、企業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法,盤查各環節直接、間接的碳排放量。
盤查後,就能依盤查結果分析哪個營運環節(生產、銷售、供應等)是主要排放熱點,了解哪個營運活動的排放量較多,將自身與其他同類型公司做比較,才能夠對症下藥,規畫減碳與永續經營的策略。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