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下):展開平權的討論,才是立法原意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上):何謂仇恨言論?如何定義歧視?

「改善交通,能改善一整個家庭」裕隆愛的里程數公益平臺,接上助人工作最後一里路

我的自閉症生活密技:當朋友理解我克服障礙的方法,我們變得更加親近了/《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節目企畫/小花;聲音編輯/孫銘宏
人客:
翁麗淑|鷺江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遞麥:
小 花|多多益善主編
俞 茹|多多益善編輯
孩子要上小學了!好多挑戰?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不妨先問問自己想成為怎樣的大人
適逢 6 月畢業季,你家也有迎接人生第一次畢業的幼兒園生 嗎?他們也有很多必須適應的新挑戰——
-幼兒園每天都在玩,現在卻要坐在一個小小的位置,還要上課 40 分鐘!
-新的學校有好多規矩 要適應,要記住上下課時間、要刷牙要掃地,還要按照課表穿衣服!
-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會拼音了,我還在學ㄅㄆㄇ?
陪伴家中準小學生適應新環境、新生活的你,也有很多焦慮嗎?像是——
-太逼他的話,他會不會很挫折?
-不逼他的話,他是不是會跟不上?
-要送他去補習嗎?要補英文、數學還是才藝?
在國小教書 20 多年、當媽媽資歷也將近 20 年的麗淑,同時也是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她以豐厚的教育理念和經驗出發,溫柔又堅定的告訴我們:焦慮孩子的教養之前,也許可以先想想: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教育對我來說,是用愛作為手段,陪伴孩子擁有更大的自由。」這樣看待教育的麗淑,會如何面對幼兒園孩子升上小一(幼小銜接)這一題呢?而做為家長,她又盼望自己怎麼陪伴孩子長大?
✎ 多多為你畫重點
04:05 認識麗淑:一個有立場的老師、帶孩子上街倡議的媽媽
12:06 對麗淑來說,教育是什麼?
21:45 平等的吵架,大人小孩都會變強大
35:06 幼小銜接:人生第一次畢業,家長怎麼做後盾?
43:26 擁有專屬的空間,做自己世界的王
50:40 養育小孩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自己
⭐ 訂閱多多益善 Podcast【善盡天良】:萬用裝置傳送門|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KKBOX|SoundOn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