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news24043

【雙週報|4/13-4/26】死刑存廢釋憲、「消除種族歧視公約」審查、新內閣女性只有 8 人

1. 公益動態|邱泰源將任衛福部長:曾協調醫界防疫 SOP,卻也曾反對「診所無障礙」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 5/20 將就職,4/10-4/25 陸續公布 6 波內閣名單,目前 34 名部會首長人選都已經確定。各部會中,衛生福利部主管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心理健康、長照等領域,與多多益善關注的議題最相關,多多益善特別整理出新任衛福部長邱泰源的資料,以及上任後必須面對的議題。

邱泰源是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名譽教授,曾擔任立法委員、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的專業在「家庭醫學」,也重視「全人醫療」跟「社區醫療」。921 地震發生時,邱泰源曾帶著臺大團隊進入南投協助救災,協助當地建立社區醫療。

在立委任內,邱泰源積極推動《醫師法》《病人自主權利法》《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的修法。2020 年新冠肺炎爆發時,身兼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邱泰源,定期召集醫界建立防疫 SOP,也協調全國醫院、診所支援政府注射疫苗。

雖然邱泰源在醫學界資歷深厚,但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祕書長洪心平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過去不支持邱泰源,因為他在立委任期反對修改《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是「診所無障礙」倡議受阻的原因之一。洪心平說,衛福部管轄的範圍不只醫療領域,還包括社福領域,期許未來邱泰源能放下身段,與民間團體平等溝通。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醫學界有 3 大問題急待解決,將成為邱泰遠的棘手挑戰,包括食安問題、健保改革,以及社會安全網漏洞。

2. 性別|說好的 1/3 女性內閣呢?賴清德內閣女首長人數不到 1/4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 4/25 完整公布 34 名部會首長人選,不過部會首長性別比例卻引起爭議。4/16 行政院公布第 3 波內閣成員時,婦女新知基金會曾提醒,賴清德去年 9/27 在「台灣女董事協會論壇」曾承諾,當選後將以「內閣女性 1/3 以上」為目標。

然而,4/25 公布內閣名單後,34 名內閣成員中,只有 8 位女姓,占比僅 23.5%,連 1/4 都不到。

點我看 2024 年內閣完整名單(畫底線者為女性首長)
  • 行政院長:卓榮泰(民進黨前主席)
  •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文化部前部長)
  •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國發會主委)
  •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臺中市前議員)

  • 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屏東縣前縣長)
  • 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外交部長)
  • 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祕書長)
  • 國安局長:蔡明彥(留任)
  •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海基會副董事長)
  • 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行政院副院長)
  • 外交部長:林佳龍(總統府祕書長)
  • 內政部長:劉世芳(前立委)
  • 教育部長:鄭英耀(中山大學校長)
  • 交通部長:李孟諺(行政院祕書長)
  • 法務部長:鄭銘謙(臺北地檢署檢察長)
  • 文化部長:李遠(作家,筆名小野)
  • 經濟部長:郭智輝(崇越集團董事長)
  • 財政部長:莊翠雲(留任)
  • 勞動部長:何佩珊(行政院副祕書長)
  • 農業部長:陳駿季(代理部長真除)
  • 衛福部長:邱泰源(前立委)
  • 環境部長: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
  • 數發部長:黃彥男(中研院資訊創新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前董事長)
  •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南臺科技大學校長)
  •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留任)
  •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留任)
  •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國防部諮委)
  •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原民會原民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臺南市政府客委會主委)
  • 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宜蘭縣前代理縣長)
  • 行政院人事長:蘇俊榮(留任)

  • 行政院主計長:陳淑姿(臺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

共計 6 次的內閣成員公布記者會上,有至少 2 次公布的名單「全員男性」。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準內閣成員一字排開全數男性,傳達的政治意涵就是「即將掌握大權的多是男人」。

而「某個專業領域,男性較多」也不能成為部長長期由男性擔任的藉口。婦女新知舉例,臺灣各級女性教師占所有教師人數 7 成,卻從來沒有出過任何一位女性教育部長;社工人員與護理人員也都是女性較多,但衛福部同樣沒有出過任何一位女性部長。

婦女新知表示,執政黨號稱臺灣是民主、多元的國家,照理說不論來自什麼樣的身分背景都可以找到具備各種能力與條件的人才,執政黨自己的執政團隊卻一直這麼「男」,讓人難以相信新政府能夠捍衛臺灣的平等、自由與民主價值。

民進黨 4/16 宣佈第三波內閣時,8 位首長一次排開全都是男性。圖/民主進步黨 FB

3. 人權|死刑有沒有違憲?憲法法庭 4/23 言詞辯論,最快 7 月宣判

死刑存廢一直是社會矚目的議題,日前,王信福等 37 名死刑囚犯認為死刑違反憲法平等權、生存權、比例原則,聲請憲法法庭大法官釋憲。憲法法庭 4/23 召開言詞辯論庭,邀請死囚訴訟代理人、法務部及專家學者陳述意見。

憲法法庭共有 15 名大法官,但蔡烱燉、蔡彩貞、尤伯祥 3 名大法官曾審理死刑案件或曾擔任死囚辯護人,3 人利益迴避,本案審理大法官共 12 人。

而這次的爭點包括:

  1. 死刑是否干預憲法保障權利:死刑除了剝奪生命權,是否會干預其他憲法保障的權利,例如「免於酷刑之權利」、「人性尊嚴」等。
  2. 死刑的目的:死刑制度追求的目的有哪些、是否都合憲?憲法容許,政府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造成人民憲法上權利被剝奪?
  3. 如果死刑違憲:如果認為死刑違憲,有哪些可以取代死刑的制裁手段?應有哪些配套措施?
  4. 如果死刑合憲:如果認為死刑合憲,根據憲法,適用的犯罪類型是否應限縮?在審判過程及判決宣告後,應該有哪些配套程序,才能符合憲法正當程序的要求?

憲法法庭最快將於今年 7 月下旬對死刑釋憲案做出判決。釋憲聲請方之一的律師周宇修表示,如果最後宣告死刑合憲,憲法法庭可能會要求檢視現行設有死刑的處罰條文(目前約有 50 多條適用死刑),可能會廢除殺人罪、強盜致死罪等「普通刑法」的死刑規定,但可能保留《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特別刑法」中的死刑規定。

周宇修說,如果大法官宣告死刑違憲,可能會退而求其次尋求可替代的刑事制裁手段,或較輕微的侵害手段,可預料的是無期徒刑,也可能會有條件的調整假釋門檻,視被告的不同罪名,最重不得假釋。

4. 人權|「消除種族歧視公約」完成審查:仇恨言論、移工、原住民權利受討論

聯合國在 1965 年通過《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簡稱 ICERD),並於 1969 年正式生效。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還沒退出聯合國,也批准公約、成為 ICERD 締約國之一。

後來我國退出聯合國,近幾年為了跟上國際步調,逐步在國內施行各項人權公約,如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公約等。臺灣也依照其他締約國的作法,自主進行國家報告,邀請民間單位提出平行報告、邀請國外委員來協助審查、給予建議。

不過,聯合國 9 大人權公約中,臺灣唯一正式簽署的 ICERD,政府卻直到 2022 年才提出首次國家報告。國家報告中受保護的對象包括原住民族、客家族群、蒙藏族、新住民、移工等,並分別說明對於各種族、族群事務的不同目標。

今年 4/22-4/26,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 ICERD 國際審查。4 位國際審查委員,與政府、民間團體進行面對面提問、溝通,最後提出 48 點「結論性意見」,將作為臺灣政府施政參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表示,這次結論性意見包含以下幾個重點:

  1. 平等法、仇恨言論:審查委員建議臺灣立《平等法》,且建議政府進行分眾討論,且立法應廣泛、涵蓋多數歧視事由。審查委員建議,仇恨言論可透過刑法治罪。
  2. 原住民:審查委員建議給原住民族、部落居民平等就業權利。
  3. 移工:審查委員建議政府給予失聯移工居留權、給予黑戶寶寶我國國籍,並確立移工入臺一定期間後,能有轉換雇主的完整權利。
臺灣首次 ICERD 國際審查。圖/內政部

5. 身心障礙|教育部修法:每個大學都需要提供名額,參加身心障礙大學招考

為了保障身心障礙學生升大學的權益,教育部 4/25 發布《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修法。

過去,法規只規定教育部每年應該為身心障礙學生辦理一次升學甄試,但沒有硬性規定每個學校都需要提供名額;修法後,各大專院校從 114 學年度開始(2025 年 8 月起)都需要提供名額,參加「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招考」。

依教育部統計,113 學年度,提供身心障礙招生名額的大專院校共有 112 校,報名考生人數共 3383 人,包括大學組 1486 人、二技組 2 人、四技二專組 1895 人,有 227 人加考術科。

教育部學特司特教科長謝昌運說,後續將提供獎補助引導,鼓勵學校增開招生名額,並逐步充實軟硬體無障礙資源。

6. 災害|0403 地震之後:128 棟房子成危樓、太魯閣國家公園復原需 10 億元

內政部 4/11 向行政院報告「0403 地震建築物毀損情形」,4/15 也受邀到立法院報告「地震災後救助、重建、補助」和「東華大學理工一館失火檢討」,說明了 0403 地震後的災損情形。

建築物損毀:地震發生後,內政部要求各地方政府彙整民眾評估建築物的需求,內政部長林右昌說,截至 4/10,評估共有 1358 件。其中「紅單」(建物結構損壞)有 49 件、「黃單」(建物結構沒有損壞,但可能有危險性)有 79 件,無須張貼危險標誌件數 1089 件,目前還在持續評估中。

國家公園、道路損壞:2 個受損最嚴重的分別是由交通部管轄的臺 8 線,以及由內政部管轄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臺 8 線交通部會逐年編列預算,而太魯閣國家公園初估復原經費需要 10 億元。

大學理工實驗室檢討:這次位於花蓮縣的東華大學在強震後發生大火,因為起火地點是理工學院,火勢延燒超過半天。而各縣市不少大學都有理工實驗室,林右昌表示,「化學的實驗室的防災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器具跟資源,必須做整體的檢討。」

不少立委好奇,這次是否需要比照 921 大地震提出《震災重建暫行條例》。林右昌表示,等花蓮縣府把災損、需求統計調查完成後,若有實際需求,再進一步討論。

花蓮縣部分屋子因為 0403 地震嚴重受損。圖/花蓮縣政府

7. 兒少|虐童案劉姓保母姐妹遭起訴,將由國民法官參審

一名設籍新北市、1 歲多的男童因家中無力撫養,去年在新北市社會局的介紹下,由兒福聯盟(兒盟)協助收出養。等待收養家庭的期間,男童被安排到簽約合作的劉姓保母家中進行 24 小時托育。但今年 3 月,爆出男童疑似遭到劉姓保母、劉姓保母的妹妹虐待死亡,事件引發熱烈討論。

臺北地檢署偵辦劉姓保母姐妹涉嫌虐童的案件,今年 4/18 偵查終結。臺北地檢署新聞稿描述劉姓保母姐妹凌虐男童的方式:兩人曾用繩索、布條綑綁劉男童四肢、頭部;將男童身體部位對折綑綁,用行李帶將男童綁在椅腳邊;或將男童綑綁後塞到水桶裡或角落雜物旁邊。

兩人甚至重複使用爬滿蟑螂的紙杯,盛裝冰箱廚餘、絞碎燒焦物或沒有加熱的打泥物餵食男童,有時一天只提供半個紙杯的上述泥狀物給男童。劉姓姐妹也曾體罰男童,包括長時間要求男童裸體在陽臺罰站;罰男童裸體躺在地上、雙腳抬高跨在門上;兩人也曾徒手、腳踹及持物品毆打男童。

臺北地檢署依《刑法》「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罪」、「成年人故意對兒童施以凌虐而妨害自由致死罪」、「成年人故意傷害兒童致死罪」等罪嫌起訴兩人,本案適用國民法官參審。

兒福聯盟陳姓社工涉「過失致死」、「偽造文書」等罪嫌部分,目前仍偵辦中。

8. 共融|被困在電梯裡是宜蘭日常?宜蘭學校電梯合格率全臺最低,僅 49%

宜蘭縣教師工會近日接到教師反映,表示許多學校電梯年久失修,有的師生搭電梯發現搖搖晃晃,檢修才發險鋼索毀損,有的特教學生甚至經常受困電梯內,危及人身安全。宜蘭縣公正國小教師鄭祺怡接受《公視》訪問時就說:「我們電梯雖然經常有保養,但是它常常故障,所以有師生被困在裡面,我本人也被困在裡面過。」

宜蘭縣教師工會表示,監察院 2022 年調查全國高中以下學校無障礙電梯,宜蘭縣校園無障礙電梯合格率全臺最低,只有 49%,未設置率也是全臺第 3,達 14%,顯見宜蘭縣部分學校電梯規畫與維護有缺失。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回應,監察院報告所指的不合格狀態,包含電梯內要有鏡子、扶手等設備。教育處將請廠商到各學校盤點無障礙設施需要改善的項目,如果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會爭取中央專案計畫經費改善。

示意圖/Photo by Jason Dent on Unsplash

9. 特教|網紅七寶媽訕笑特教生、引起眾怒,13 家廠商停止合作

經營「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粉專、暱稱「七寶媽」的網紅 Sydney 4/24 在臉書業配直播時,有網友問她的其中一個兒子是否在資源班。她先是轉頭問身旁的兒子:「請問你在資源班嗎?我怎麼都不知道?」兒子開玩笑回應:「不可能啦,我那麼聰明,以我的智商。」Sydney 此時發出笑聲,回應網友:「什麼資源班啦!太扯了!」

接著她將兒子拉到鏡頭前,兒子繼續說:「沒有,我們班一個問題兒童都沒有,只有稍微不正常而已,真的到有問題的絕對沒有。」之後她再次笑著回應:「他們班沒有人在資源班,我也問過老師。」

影片曝光後引來大批民眾不滿,認為他們不該用輕蔑的態度訕笑特教學生,Sydney 緊急拍影片道歉。但截至 4/27,已經有 13 家廠商宣布與「林叨囝仔 The Lins’ Kids」終止合作。

台灣特教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金采蓁接受《NOWnews 今日新聞》訪問時說,資源班可解讀成「特殊需求班」,資優生來就提供適合資優生的課程;視覺障礙學生則提供擴視機、放大考試卷;也有孩子因癌症開刀,資源班協助調整他的體育課等;有些則是針對孩子的需求,利用早自習、午休等時間進行相關課程,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與步調教學。

金采蓁指出,特教生需要比一般生更多的協助,在師生比上,國中小目標是 1:8、高中則是 1:21,但她直言,真實教育現場都沒有達到此目標,教育部公布的達標只計算了「正式生」,但事實上也有許多「疑似特教生」進入特教體系,(「疑似特教生」是指經過鑑定被認為有特教需求,但還需要進一步釐清障別的學生)需要同樣的特教服務。期盼社會能多了解特殊教育,減少誤解。

10. 共融|身障者入住飯店遭歧視:飯店要求親友陪同、電動輪椅還只能放一樓

高雄市一間飯店最近被投訴歧視輪椅使用者,引發觀光局、議員關注。入住的身障旅客表示,他們在 1 月訂下這家飯店的「4 人房」及「2 人房」各一間,並註明需要無障礙房型,飯店也確認訂單。5 名身障旅客依訂房時間在 3 月入住,房間位在 2 樓,5 人也順利 check in。

但入住半小時後,旅客卻接到飯店人員打電話表示,飯店走道狹窄,旅客如果使用電動輪椅會撞傷其他房客,因此電動輪椅只能放在 1 樓,要上 2 樓必須改換飯店提供的手推輪椅。

身障旅客抗議,他們有 5 名輪椅使用者,但飯店只提供一部手推輪椅;旅客又詢問飯店人員,電動輪椅放在一樓要怎麼充電,對方卻表示飯店無法提供充電服務。旅客說,對身障者來說,電動輪椅就是他們的腳,輪椅沒電視同沒腳,最後 5 名旅客決定退房。

飯店業者之後解釋,過往接待的身心障礙旅客都有家屬陪同入住,飯店先前沒遇過都是身障者入住的狀況,才特別擔心。另外也擔心若 4 臺電動輪椅同時在房內充電,可能電線走火,才希望能將電動輪椅暫放在一樓充電。飯店業者坦言,當天主管講話不夠婉轉,也表達歉意,但強調絕對沒有趕人走的意思,也沒有歧視身障者。

這起事件也引起高雄市觀光局關注,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很多身障朋友都有自主能力,法律沒有明確規範行動不便者出門要有家屬、朋友陪同;至於無障礙房間的電力配置,將透過旅館同業公會重新檢視與溝通,讓身障朋友的輪椅能在同房間完成充電。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