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家過年又怎樣?安置機構:有愛的地方才是家,孩子重視的人才是家人
編按:過年回家吃團圓飯,是新年最喜氣的畫面。對許多難以團圓或不想團圓的人,例如安置機構裡的孩子來說,卻可能是最折磨的事。每年此時,許多人會期待機構千方百計讓孩子暫時返家,擁抱年節團圓文化,並悲憫無法回家的孩子。卻忘了關係會帶來支持,也會帶來傷害;親人可能寡淡,非血親的愛也可能無價。
本文由南投陳綢兒少家園主任徐瑜所寫,期望提醒你我,有愛的地方才是家,孩子重視的人才是家人。對於家人、過年與團聚的想像,我們可以更多元、更有彈性,一起支持孩子心中真正的期待。
若想聽更多安置兒少與機構中的年節甘苦,也歡迎收聽我們 Podcast「善盡天良」2/9 的徐瑜專訪!
明明就是令人期待的過年,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機構都像是如臨大敵。
想要炒熱多一些過年的氣氛,又怕太過做作,或是讓孩子們相對剝奪感太重;想要安排多一點活動,又怕有限的工作人力無法負荷;想要給孩子們過個好年,卻好像搞不清楚孩子們期待的「年」究竟想要怎麼過?
我們都說該要讓孩子們回家,但那個曾經讓他受傷的家,現在真的回得去嗎?
那些想回家,但家人無法接受的孩子,以及那些不想回家,但家人期待他回去的孩子。每當過年,我們總是在經歷那些「孩子想要」、「別人認為孩子們需要」,以及「機構實際上能做到」的拉扯。
前些日子在準備多多益善的安置過年節目時,總覺得有很多想法甚難在一時半刻間說得清楚,而上了節目之後,隨著那天反覆翻找安置這些日子的過年經驗,也有更多的感觸,順道理了一些多年來說不出口的點點滴滴。
孩子的期待很豐滿、機構的現實很骨感
縱然我們有很多想讓孩子過個好年的期待,但我們終究是在現實裡過生活。
在現實的機構運作中,過年期間碰到最大的困難,除了孩子們新年期間各有期待的作息安排,最大的困難就是機構裡的人力調度了。別忘了,機構的工作者們並非一年 365 天都住在機構中,他們家裡也是有老有小、也都是要回家過年的。
除了勞動權益的考量,我們更希望工作人員也能顧及家庭的重要時刻,畢竟因為兼顧家庭議題而無法留任的夥伴實在太多了。我們也想,讓這些辛苦一整年照顧別人家孩子的夥伴,也能回家去陪陪自己的孩子。
而孩子們對於過年的期待,除了一般主流認為的「回家團聚」,大多就是可以上街逛逛、看看人、看看街上的張燈結綵、花花難得可以自主運用的紅包錢,買買自己愛吃的東西跟衣服鞋子,或是到各個市集、夜市去玩玩攤販的遊戲,套個圈圈射個飛鏢打個彈珠,或許是他們在新年期間比較具有現實感的願望。
而我們,當然期待在人力允許的狀況之下,盡可能地滿足孩子們的需求,畢竟這可能是一年裡面,難得恣意放縱也不大會被放大檢視的時刻了。
只是,在操作上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包括在集體行動的限制之下,該如何滿足個別孩子的需求?如何在孩子們的需要與機構的生活規範之間取得平衡?例如,能不能在外面玩過夜?能不能在機構裡放煙火?過年期間能不能玩個撲克牌賭個小錢?
很多時候,一般家庭的孩子過年期間能有的休閒娛樂,在機構裡很可能不容易達成。
你的歡欣過年,我的虐心毒藥?
如果說我們期待的過年,都是以「闔家團圓」為目標,那麼要過個好年,我想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個好家吧?
但我們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家中有各種困難無法繼續提供照顧,才會離開家庭進到安置機構。那麼過年回家對他們來說,在家庭功能還沒有修復之前,究竟是歡欣的蜜糖還是虐心的毒藥?
「你能不能,只回來吃個年夜飯就好?」
阿堯的叔叔這樣跟我們說,他說他能做到的,最多就是讓孩子回來吃一頓團圓飯。阿堯從小父親過世,外籍的母親在父親過世後就離家了,阿堯被留在家裡與奶奶、叔叔相依為命。
如同我們所能想像的,忙著生計的一家人無暇照顧被父母留下的孩子,純粹的物質滿足與缺乏情感的照顧關係,也導致與孩子之間漸行漸遠,途中若有交集,大多也是充滿衝突的場面。
直到孩子觸法後被安置,那個模糊不清的距離才有了清楚的分界。阿堯看似有家,但家人說,只因為他是他們家的血脈,道義上該讓他回家拜個祖先吃個團圓飯,但,就僅只於此了。
他們還沒有從過去阿堯闖下的禍、與家人之間的衝突中平復過來,與阿堯的互動,壓力與緊張遠大於對於闔家團聚的期待。
「回來吧,孩子」非血親的愛,也可以無價
曾經遭遇兒虐的阿捷,則背負家族對於孩子揭露暴力事件的不諒解,直指是阿捷害了爸爸入獄,所以即便是回到原本的家,也充滿著家中長輩的壓力與指責。回家對他來說,是回到一個滿是荊棘的洞穴,在那裡阿捷很難感受到愛與安全,而這卻是他現階段最需要的。
還好,還有一個曾經照顧過他的寄養家庭還在。當年因為寄養爸媽年紀大了,無法再提供照顧,才會將孩子從寄養家庭轉換到安置機構,但他們的關懷與愛,在阿捷安置的這些年從未間斷。
每年過年,他們都會把孩子接回家去,帶著孩子買新衣、拜年、跟著寄養媽媽回娘家,就像一般家庭那樣。雖然無法像從前那樣持續提供照顧,但他們也已經盡可能讓孩子感受到關心與愛。
翻過半個臺灣回到家,爸爸整個過年都沒醒過
阿中拖著一箱年菜,那是我們為孩子準備要帶回家加菜的餐餚,有魚有肉澎湃的一箱,孩子得意的說要「親自拖回家」與家人分享。機構的老師為了方便行動,為阿中準備了一個行李箱裝年菜,畢竟他要從南投出發,繞過半個臺灣回到東部的老家,去與他從小到大都只見過幾次面的生父團聚。
機構的老師陪阿中坐高鐵到左營之後,阿中一個人帶著年菜繼續往東部前進,他很期待家人看到他帶著禮物回家的表情,也很擔心行李箱中已經退冰半天的年菜是否安好。
好不容易到了約定的火車站,卻遲遲等不到父親出現,打了父親唯一提供的聯絡電話也沒有回應,只能打電話回機構求救。折騰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我們輾轉聯繫得知父親在家已經酒醉,一時半刻是出不了門了,只能請孩子先攔部計程車回家。
幾天後,孩子回到機構聊起他的過年,就是翻過半個臺灣、帶著一箱融化到常溫的年菜、花了 2000 元獨自坐計程車回家。而他從回家到離開,他的父親幾乎沒有酒醒過。
「多四不如少一事」原則:多點理解、多點彈性、多點空間、多點支持,少點強求
有人說我的家庭真可愛,也有人說家庭會傷人;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也有人說世界上存在許多毒性父母。
每個人的家庭與父母都不一樣,所以才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許多人總愛用自己的經驗或信奉的傳統價值去框架別人,指點著別人應該怎麼看待家庭、應該怎麼應對父母、應該怎麼過年,才算是個孝順的乖孩子、好孩子,才符合主流社會的期待,即使孩子們進到了安置機構,也難逃這樣的枷鎖。
但對這些受安置的孩子們而言,家庭乘載他們許多複雜又難解的議題與情感,對於他們的真實處境,外人實在難以窺知一二。我們大多數人其實無法在這個議題上積極的做些什麼,但或許身為旁人的我們只要給出一點空間,就能為孩子們騰出一些喘息的機會。
例如,多點理解與支持他們那些想回家/不想回家的理由與決定、多點彈性與空間來看待他們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與距離、少點強求他們要與一般人一樣團聚過年。
畢竟,你給不了他跟你一樣的家,要怎麼要求他過跟你一樣的年呢?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4】不回家過年又怎樣?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延伸閱讀:
1. 強化健康的社群、學會愛與被愛,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社會/《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2. 【專題】2. 低薪、勞動強度高,有錢也找不到的生輔員/安置機構的照顧人力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