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健康的社群、學會愛與被愛,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社會/《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編按:柿子文化於 2018 年 12 月出版《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身為醫學博士的作者布魯斯·D·培理與神經科學記者瑪亞·薩拉維茲將 10 則小小心靈受創的故事寫進書中,告訴讀者,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極有可能是為了「適應創傷」所發展出來的生存之道。

本篇取自書中第 11 章《療癒社群》,作者強調若想保護孩子,就必須尊重他們的身體與心靈上的需求,建立健康的社群與緊密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打造安全的社會。


撰文/布魯斯·D·培理、瑪亞·薩拉維茲

從我的個人經驗與研究看來,最能幫助受創兒童復原的經驗,並非治療本身。

若要了解創傷與面對創傷的反應,我們必須考慮到人際關係。不論受害者是在大地震後倖存下來,或是曾經遭到多次性侵,最重要的是,這些經歷如何影響他們與摯愛、本身及這個世界的互動。無論是哪一種災難,最慘痛的影響都是人際關係的瓦解,對於兒童尤其如此。

遭到原本應該會愛你的人所傷害、遺棄,無法與他/她建立讓你感到安心、獲得重視與培養同理心的一對一關係,這些都是極具毀滅性的遭遇。由於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最嚴重的災難必然會牽涉關係的喪失。

因此,從創傷中復原的關鍵也是人際關係──重新建立信任與自信,找回安全感與愛。當然,藥物可以緩解創傷造成的症狀,而尋求治療師的建議也能帶來很大的幫助,但如果缺少長久、關愛的人際關係,光這麼做,是不可能完全療癒與復原的。

受創的心靈需要社會支持,強迫「敞開心胸」可能遭致反效果

其實,真正讓治療發揮作用的不是醫生採取的方法或言語,而是醫生與病患之間的關係。接受我們治療的孩子們,最後能順利的成長茁壯,都是因為有強大的社會網絡關心他們、支持他們。

幫助孩子從創傷中復原的,是他們周遭的家人、朋友,還有尊重、包容他們的缺點與弱點並耐心幫助他們發展新技能的人們。他們營造了孩子最需要的社會環境,讓孩子得到歸屬感與關愛。

Photo by Andrea Tummons on Unsplash

遭遇虐待與創傷的兒童,最需要健康的社群以緩解幼年時期面對的痛苦、不幸與失落。任何促進人際關係的事物都能有效的治療他們,像是持續、耐心與反覆的關愛和照顧。此外,我也想強調,有些精神科醫師雖然出於好意,但由於訓練不足而急著在孩子遭遇創傷之後立刻強迫他們「敞開心胸」或「宣洩怒氣」,只會造成反效果

最容易受創傷影響的孩子,最難找到健全且支持他們的家庭與社群,因此要透過現有的制度提供他們最有效的協助非常困難。由於健全的社群本身通常可以防止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幸事件(如家暴和其他暴力犯罪),因此在我們所處的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人際關係經常破裂使每個人更容易受到傷害。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健康長大,讓他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創傷經歷都能復原(約有 4 成的兒童會在長大成人之前,經歷至少一次可能造成傷害的事件),就必須建立一個更健康的社會。

家庭與社會型態轉變,愈來愈不利人類身心發展

身為人類的一個幸運之處在於,我們可以學習;記憶與科技可供我們汲取前人的經驗,然而,那些科技──即便是原本應該要使人類團結的技術──正逐漸讓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遙遠。

現代社會的結構愈趨精細,在許多生活中,大家庭不再是社交生活的基礎。很多人關注核心家庭的瓦解,但我相信對於許多創傷個案,引起較少討論的大家庭的轉變也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這當然會深刻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如果一對年輕的夫妻知道如何照顧與扶養小孩,那麼小孩也許就能健康的成長;假如他們難以應付,而且疏於照顧,小孩可能就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有無數個世代,人類社會由 40 至 150 人不等的大家族所組成,其中大部分的家族裡,成員們住在一起、關係緊密。到了西元 16 世紀,歐洲的家庭平均包含約 20 位成員,成員彼此經常往來。

但是,到了 1850 年,家庭成員的人數減少到 10 位,成員們在生活中仍維持密切的關係,而到了 1960 年,家庭平均只有 5 名成員。再到了 2000 年,平均每戶人口不到 4 名,而且令人訝異的是,26% 的美國人過著獨居生活

隨著科技進步,人們已經愈來愈遠離將我們形塑至此的環境。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不利於身心發展;它並未考慮我們身為人類的許多基本需求,經常使我們背離健康的活動、走向有害的生活。

Photo by Karim MANJRA on Unsplash

失去和人的連結與關係,無法建立愛人的能力

不幸的,我專長的領域一直都是這個趨勢的助力之一。

有段時間,心理專家告訴我們,即使沒有社交生活也能保持心理健康,一直灌輸「除非你愛自己,否則沒有人會愛你」,還有女人不需要男人、男人也不需要女人的觀念。他們認為,沒有人際關係的人與交友廣闊的人一樣健康,這些觀念牴觸了人類的基本生物需求,因為我們是群居動物,如果沒有相互連結、依賴的人際關係,便無法存活

然而,真相是,除非你愛別人、也有人愛你,否則你無法愛自己,獨自一人過生活,無法建立愛人的能力。

我相信,現在大家正處於歷史上的過渡期,人們逐漸意識到,現代社會拋棄了許多維持最佳心理健康狀態所需的基本元素。這個問題從世界各國的憂鬱症比例無可抑制的上升明顯可見,光靠更好的治療與診斷是無法解釋的。

在 1905 年出生的人到 75 歲之前,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只有 1%,但是 1955 年出生的人,到 24 歲之前罹患嚴重憂鬱症的機率增加到 6%。其他研究也指出,近數十年來,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一直都呈現十倍數成長。這種趨勢也見於婚姻型態的轉變與離婚、人們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以及各個階層的家庭始終努力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尋找平衡點的現象。

我們為了擁有健康心理所需要的,與現代世界能夠提供給我們的,這兩者間的歧異也反映在家長們對於網路、媒體、毒品、施暴者、戀童癖、貧富差距和文化價值所持續感受到的不安,後者甚至形塑了我們對這些議題的看法。似乎沒有人相信目前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而對於怎麼做是錯的、怎麼做才是對的,大家的看法甚至也不一致。

缺乏關愛的孩子,很可能投入看似關心自己的懷抱

我們愈來愈不信任他人,讓孩子待在家裡,不讓他們到住家附近與朋友玩,嚴格限制他們的生活,這麼做的同時也在摧毀讓我們保持健康的社群關係。

因此,我們的領袖是時候該挺身而出,問大家:「如何在現代世界建立社群?如何在一個有電視、有電子郵件、因為電燈的發明而能不分晝夜、人們可以動手術整形、還有先進科技可以解決許多大小事的世界裡,探索人際關係?如何在面對種種事物的情況下,創造一個有益身心、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非忽視或擾亂人際關係的世界?」

Photo by Jay Hsu on flickr, CC BY-NC-ND 2.0

當然,我不知道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我知道,現今有許多兒童照護服務都在傷害孩子

舉個例子,在加州,一所照顧 3 至 5 歲兒童的托育中心,規定員工不得碰觸小孩的身體,如果孩子向人討抱,就應該拒絕他們!這看來立意良善(希望避免兒童遭到性侵害),卻造成嚴重的負面後果。孩子需要健康的身體接觸,有些寶寶如果沒有大人的呵護與擁抱,就活不下去。這種現象是生物機制的一部分。

遺憾的是,我們變得太過害怕不當意圖的肢體接觸,因而更有可能無法提供孩子健康的身體呵護。這使得缺乏關愛的孩子傾向接近看似關心自己的人、投入他們的懷抱,因此更容易遭到戀童癖的毒手。

Photo by Liv Bruce on Unsplash

如何保護孩子?強化社群,而非瓦解它

我看過性騷擾對兒童造成的可怕影響,這在受害兒童的案例中清晰可見。我比大多數的人都還要清楚,人們對於性侵害的擔憂,根植於真實與駭人的現實事件。不過我也明白,性侵者會到結構最脆弱的社群中尋找對象,挑最弱勢的孩子下手,無論是哪個物種,掠食者都會搜尋最脆弱的獵物;這是生物機制的另一個面向。

因此,為了維護孩子的安全,我們需要創造健康的人際關係,與他人建立連結;我們需要擁抱自己的孩子。若想保護孩子,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的需要,強化社群,而不是瓦解它。

Photo by Jay Hsu on flickr, CC BY-NC-ND 2.0

若要讓孩子享有安全的托育環境,不要讓孤單的成人在無人照管的情況下接觸兒童,但同時也不應該一味禁止肢體的接觸與關懷。若要確保孩子生活的鄰里地區安全無虞,就應該去認識左鄰右舍。不要把孩子關在家裡,或是限制他只能做哪些活動。

我相信大家對於人性都有足夠的了解,因此我們可以制定反映與尊重身心發展的政策,而不是乾脆忽視這些需求,等到面臨難以挽救的後果才來懊悔。


延伸閱讀:
1. 南韓 N 號房再現網路未成年性剝削,7 個你必須了解的犯罪模式與防範重點
2. 【反酷刑系列】突襲訪視兒少安置機構,從人權角度辨識壓迫/捷克 NPM 手記
3. 【看見孩子】專題:網路影像背後,那些真實遭性虐的孩子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