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收、貧困、高齡化,民團呼籲改善監所環境以降低再犯率、強化社安網
活動主題:看見・看不見:2019 年監所關注小組參訪行動論壇
地點:立法院紅樓 101 會議室
時間:2019 年 10 月 27 日(日)09:00~17:40(08:30 報到)
主辦單位:監所關注小組 Prison Watch
長期關懷監所議題的「監所關注小組」,今年夏天發起參訪活動,帶領成員踏入 6 間成人監所(八德外役監獄、臺北監獄、臺中監獄、桃園監獄、臺中女子監獄及雲林第二監獄)、1 間少年輔育院(誠正中學桃園分校),並於上月底舉辦「看見・看不見」行動論壇,將參訪過程的觀察經彙整提出報告,並邀請各領域專家進行多方交流。
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期盼,經由後端推動監所改革,進而促進司法改革,「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讓基於任何理由進入監所的人,真的能夠回到社會。」
監獄超收情況普遍,收容環境待改善
臺灣監獄長年面臨超收問題,根據法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9 月底,各矯正機關的收容人數為 62,900 人,較總核定收容人數 57,573 人超收 5,327 人,而在小組參訪的 6 間成人監所中,僅八德外役監獄和臺中女子監獄未超收,有達到「一人一床」的基本人權目標,其他監所因超收嚴重,特別是桃園監獄的超收比高達 60%,造成生活空間擁擠,大部分收容人睡覺只能另打地鋪。
收容環境方面,參訪成員王怡蓁提到,臺北監獄舊舍、臺中監獄及桃園監獄的舍房光線昏暗,空氣悶熱,且有的舍房會傳出異味或霉味,相較通風良好、設備完備的臺中女子監獄及當前因尚待改建而暫移到至善大樓的八德外役監獄,相差甚大。
監所內部用水方面,法務部矯正署擬提全面改用自來水,此計畫尚在推行。參訪過程中,除雲林第二監獄及臺北監獄明確表示使用自來水,其餘 4 監均未明確回應,部分經觀察仍有利用地下水的情形。例如,桃園監獄的 10 人舍房僅有約 4 公升水罐,需提水至炊場煮沸再提回,惟來源不清,不排除使用地下水。
不過,也有參與者建議,如要務實優化監所環境,應盡量多使用科技工具,長期追蹤與整合環境的科學數據,使用空氣品質儀、水質監測儀或熱感儀等工具進行具體檢測,以利後續優化的研究與實踐。
受刑人勞作金低廉,工作類型造成收入懸殊
環境問題只是其中一環,今年 2 月有監察委員指出,受刑人作業收入的勞作金低廉,以矯正署評估每名受刑人每月基本生活需求費 3,000 元(需自費負擔之生活用品)為基準,目前仍有至少 2 成以上的受刑人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求。
不僅如此,受刑人原已不多的作業收入,也非百分之百可作為勞作金。王怡蓁指出,依現行《監獄行刑法》第 33 條規定,作業收入扣除作業支出後,實發勞作金僅 37.5%,其餘除了補助受刑人飲食、改善生活設施及獎勵金等項目,還需提撥 12.5% 至犯罪被害人保護基金。不過,當今監所收容人以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者為最大宗,吸食毒品屬於缺乏被害人的「自損行為」,因此認為賸餘分配有所不當。
王怡蓁說,儘管未來《監獄行刑法》將修法,修正草案調整受刑人作業收入分配,把實發勞作金提高到 60%,仍無法完全支用,因為在《行刑累進處遇條例》中,將受刑人列為 4 級,隨級別不同,其當下可自由使用的勞作金比例也有所限制。
此外,各監所也存在因作業類型不同,造成收入差距懸殊的狀況。例如,在臺北監獄,炊場服務員的工傷風險高,每月領不到 500 元;至於獲選從事自營作業者,作業難度和風險未必高,卻在所得分配制度設計下,使極少數受刑人能月領 5,000、6,000 元以上。
矯正學校內與外,孩子復歸社會誰來承接
今年 7 月,桃園少年輔育院走入歷史,改制為「誠正中學桃園分校」,學生組成均為介於 12 歲至 18 歲的男性。參訪成員廖俊翔提到,校內戒備森嚴,一間寢室至少有 10 支以上監視器,「不難想見校方和學生彼此的壓力有多大。」
參訪期間,廖俊祥整理出 7 大議題,包括:校方人員缺乏性平議題訓練、單獨監禁的疑慮、技職訓練與才藝課程多樣性有限、僅以電話追蹤復歸少年、管理人力不足造成工作負荷過重、學生心理輔導、108 新課綱上路後的配合準備。
其中,針對出校少年,目前規定校方應於 1 年內定期追蹤,不過廖俊祥質疑,目前少輔院僅以電話追蹤,難以確保真實性及維持連續性,當少年拒絕和校方保持聯繫,將更難從旁協助或將其轉介至適當機構與政府單位,讓其成功復歸社會。
心理輔導方面,廖俊祥引述少輔院說法,指出校方雖透過專業方式篩選高風險因子學生,再依人力配置進行輔導,實務上卻「常有突發案例」,發生在平時看不出任何狀況的學生身上,突顯少年們長期累積下來的創傷其實只是「隱而未顯」,仍有輔導需求。
他建議,矯正學校可參考美國的「創傷知情學校」,透過已接受創傷訓練的校方人員,改變教學和管教方式,防止少年再度創傷(Re-traumatize),協助學生達成實質上的改變。
廖俊祥也呼籲,監所若能從長期封閉的狀態,改以開放、透明化方向邁進,公開更多資訊及統計資料供各界檢視、協助,並積極導入外界資源,加上透過跨部會合作,連結各個面向的所需,即使群眾對監所的印象扭轉並非一蹴可幾,仍能織起紮實地防護網,更緊密有力地保護這群孩子。
監所高齡化:高齡照護處遇、管理員醫療專業能跟上?
內政部指出,2018 年 3 月底,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矯正署統計顯示,監所的老年受刑人口也逐年增加,監所高齡化已成為無可逆轉的趨勢。
「高齡受刑人遠比成人或少年犯的組成複雜,主要分成 3 種來源。」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教授戴伸峰與談時點出,一是高齡累犯,從小多次習慣進出監獄,產生人際連結,反而在外面社會的支持中斷,形成負向依附;二是長年關在監所中老化的受刑人;三是高齡初犯,「這是我們最該關注的族群。」
戴伸峰解釋,高齡初犯終其一生未曾進監,卻得在身體狀況逐漸轉差的晚年被帶到陌生監所,依據過往經驗,「他們會陷入極低的自我概念,充滿負面思想,甚至會抗拒醫療。」
隨著高齡受刑人及人力照護需求日漸增加,內部醫療困境也浮出水面。參訪成員陳璽豫指出,目前臺灣主要矯正機構的專屬醫院僅臺中培德醫院,其他各監受刑人若有醫療需求,需赴監所該區的主責醫院就醫,建議未來將增設監所專屬醫院納入獄政改革。
另外,由於監所管理員工作業務繁多、責任甚重,值勤時還需逐一發藥給受刑人服用,卻曾有人告訴戴伸峰:「我連怎麼分這些藥都搞不太懂。」值得討論的是,管理員本身是否有接受基礎醫療訓練?當所有人面臨高壓、高工時,又尚未培訓出專業性以前,「辛苦的其實是第一線人員。」
更生人艱辛復歸之路,政府如何面對就業權問題?
「更生人回歸社會,找工作其實不如我們想像中簡單。」監所關注小組監事張正學發現,過去參觀監所時,經常被安排參訪受刑人技能訓練的成果,不過事實上,監所外的更生人很少會提到當時的訓練「真的有幫助」。
以監所內的技職訓練來看,訓練樣態約可分成 3 項:配合長照政策開辦照顧服務員訓練、傳統技藝傳承(花燈或布袋戲等)、技能訓練班與證照取得(堆高機或烘焙班等)。然而,根據矯正署今年 1 月至 6 月的「收容人技能訓練辦理情形」中,顯示雖然監所開設多門課程,期待受刑人出監後有一技之長,但參訓人數和最後的合格人數差距甚多。
除了所內的技職訓練,還有另一種較為開放、低度戒護的監獄類型,稱為「外役監」,全臺共有 6 所,指的是讓受刑人在監外工作,以八德外役監為例,作業內容多為工業型態,優點是較能和出獄謀生技能連結,不過其中卻有高達 60% 是白領、經濟犯等高學經歷受刑人。
此外,矯正署 2017 年起推動「監外自主作業」,只要受刑人符合資格,白天即能在外工作,晚上再返監,其中以長照產業留用率最高,受刑人透過各矯正機關開辦的訓練班,取得長照技能及資格後,便能在外當居家照護者,「我們總是以不能脫逃當作唯一的標準。」張正學指出,此項政策除了讓大眾接受「受刑人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讓受刑人能提早和社會接軌,互相適應。
只是在當前,監所外部對更生人的拉力仍不足,例如找工作被要求出示良民證、面臨健康不佳與疾病隱性歧視、容易在勞力型工作中被剝削⋯⋯對此,張正學認為,監內應擬定個別化處遇計畫,結合相關單位,投入專業人力支持合理的服務比,提供受刑人持續而完整的個別措施,藉此降低再犯率,強化社會安全網,使更生人復歸社會真正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