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多元照顧服務、結盟做政策倡議,社區式長照策略聯盟成立
主圖/取自社照盟理事長黎世宏粉專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策略聯盟(以下簡稱「社照盟」)於今(2019)年 9 月 6 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正式成立,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聯盟籌備主任,現任社照盟理事長的黎世宏表示,受到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以下簡稱「居盟」)的啟發,以及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以下簡稱「老盟」)的協助,經歷 8、9 個月的漫長籌備終於催生社照盟,未來希望能在法令不足之處與政府溝通,並與業者協力尋求社區照護的理想模式,在社區式照顧訴求的安心變老、安心養老、安心終老不再是口號。
越來越老的臺灣,照護需求日漸龐大
臺灣早已不再年輕,而且只會越來越老。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 年 3 月底,臺灣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突破 14% 的標準(14.05%),正式從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且截至今年 7 月為止,臺灣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 352 萬人,占總人口數的 14.94%,短短一年半不到成長了近 1%。
依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此占比數將在 2026 年超過 20%,臺灣將在 7 年後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此外,去年臺灣的扶老比約為 20,也就是每 5 位 15-64 歲的青壯年人必須共同負擔一位老人的照護需求,且未來只會直線攀升。
老年人口是長照需求的大宗,隨著老年人口急遽增加,慢性病與身體功能障礙的盛行率也會增加,失能人口也將大幅攀升。此外,臺灣 117 萬名身心障礙者的照護需求也不容忽視,其他如失智症患者、失能原住民與衰弱老人等都是衛生福利部長照 2.0 計畫的照顧對象,推估 2017 年亟需長期照護需求的人數約為 65-73 萬人。
人才留任不易、法規參差,社區照顧佈建緩慢
為了因應越來越龐大的照護需求,根據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以機構式服務、居家式服務與社區式服務為主要形式,提供有照護需求的對象及其家屬選擇適宜的照護方式。臺灣很早就發展機構式的照顧服務,老人福利機構、護理之家等皆是常見的照護服務型態,而早在 2010 年,居家服務的推廣也因居盟的成立受到支持,但社區式的照顧服務即便已經入法,卻因缺乏全國性組織的串連,導致社區式照顧多年來沒有好好的從社區長出來。
社區型照顧可進一步分為日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以下簡稱「小規機」)、家庭托顧以及團體家屋,黎世宏指出,13 年前長照 1.0 時代,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便宣布「臺灣 368 照顧服務計畫」,提出「一鄉鎮一日照」的方針,此外,小規機也由衛福部於 2014 年正式推動,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全臺僅有 328 處日照中心、51 處小規機、135 處家庭托顧以及 12 處團體家屋,佈建速度相當緩慢、供不應求,社區式照顧服務遲遲無法紮根社區。
黎世宏實地踏查多個鄉鎮社區式照顧服務處所發現,目前因為只有一套中央法令(長照服務法),各縣市各自表述的結果就是服務無法貼合真正的需求、參差不齊。此外,空間取得不易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平均 24 人的日照中心需要至少 60 坪的場地,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使用,就更別提服務品質的提升了。」早期社區中的長照服務空間多半倚賴公部門釋放閒置空間,供民間招標活化使用,現在為省成本,都市區域要進場提供服務僅能考慮商辦大樓,卻可能招致居民反對,遑論連商辦大樓都付之闕如的各鄉鎮,以及資源更稀缺的偏鄉與原鄉了。
黎世宏進一步指出,就算團體取得空間,還必須曠日費時的研究建築法規、著手進行建築用途變更等事宜,受限跨局處對長照服務法的標準與認知歧異,溝通程序相當冗長,往往勞心傷神,「各縣市平均跑完籌備流程到真正開幕要耗費 8 個月到一年,大大降低服務設置的意願。」
此外,照顧服務的勞動力不易留任也是棘手的問題。曾任職於身心障礙者聯盟的立委王榮璋指出,1995 年起,政府便開放外籍移工來臺擔任照顧服務者,顯見當時社會已明白照顧需求的存在與壓力,然而長久以來,低廉的外籍勞動力提供 24 小時的貼身照顧,有時還幫忙洗衣、煮飯、接送小孩,使得民眾已經習慣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模式,「等社區或居家型照顧真的進到社區後,大家反而覺得不好用。」
另一方面,民眾也因此對照服員要能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務有所期待,導致照服員進到社區和家中,若「只」執行職責內的服務,反而會被嫌棄不周全,加上照顧服務者即便受過專業訓練與認證,仍時常被當作「家庭傭人」對待,致使人才專任與留任都不容易。
迫切需要多元創新的照顧模式,社照盟居中交流與倡議
黎世宏因此以居盟的經驗為鑑,加以老盟居中協助,召集 40 多個民間團體一同組成策略聯盟,王榮璋也肯定社照盟的成立:「單一團體或服務機構的人力與對議題的關注度都相當有限,一群人集結起來,知識、策略才能被討論分析。」
此外,社照盟也能突破地域限制,讓深耕都市、鄉村、偏遠地區或原鄉的地方團體集結起來,為彼此帶來多元的照護觀點與想像,也有益於催生創新的照護方式。王榮璋說明,像是原鄉與漢人、都市與鄉村的照護模式必然不同,「因為生活模式本來就不一樣,照顧的資源也不同。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就是多元的照護模式,原本與農田親近的老人,能不能在坐輪椅、受照顧時,仍然可以種花除草?」
除了族群與地域的多元性,王榮璋也期待多元的長照模式能夠並存,隨著老年人口急遽增加,未來可見的照護圖像是「老老照護」;又或是身障照顧者逐漸年邁,使得身障者與其照顧者需到不同機構接受長照服務,長久共同生活的家人最終被迫分離;又或是年老父母需要的照顧不同,失智的爸爸需要去失智者照護機構,生活可自理的媽媽則前往家屋,對子女而言,兩頭奔波且給予父母的照顧資源分配不平衡,不僅是身體的負擔,心理也需要承受拆散父母的煎熬。
「既然我們可以想見高齡社會可能的樣態,那我們的服務能不能更多元?多元的服務能不能儘早做準備?」王榮璋認為,個人與團體也許可以從經驗發現問題,並反映出來,但不一定有心力、時間與專業處理問題,社照盟成立的前瞻性在於透過眾多團體、專家的研討、交流、意見交換等,為可見的需求提出更進步的做法,「至少要有一個理想的模式出現,並且去驗證可行性。」
事實上,大多數的團體或服務單位每日在第一線忙於服務,除非有參與經驗,否則對於政策的了解與掌握、資源的配置認知都相當有限,此時聯盟便可承接這樣的工作。社照盟不做直接服務,而是針對提供照顧的家屬與專業人士,連結相關團體、專家、業者,撐出對話空間並整合資源,提出解決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彼此觀摩、導入新知,藉此減少摸索的時間,如有單位開創了多元的管理或服務方式,就可以提供其他團體學習、挪用,甚至做出變化,進步的速度就會很快。」王榮璋說。
黎世宏也表示,長期觀察國內外案例便可發現,社區式搭配居家式的照顧對受照顧者來說最符合人性,加以臺灣是個獨立的海島型國家,鄉鎮距離並不如大陸型國家遙遠,子女與家鄉的距離相對較近,社照盟希望協助團體與業者提供適切的照顧資源,讓被照顧者都能留在社區安老,也讓照顧者投入事業之餘,可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如此一來,才能創造被照顧者、照顧者、業者與政府的四贏局面。」黎世宏說。
未來,社照盟將大力號召社區型長照服務業者、專家、實務工作者等,分成 4 個組別,並分別針對日照中心、小規機、家庭托顧與團體家屋找出困境與突破口,透過資料爬梳、舉行研討會與活動、辦理照顧/營運專業訓練等,「讓臺灣的社區照顧漸漸成長茁壯,且讓每一處社區長照服務都擁有一定的品質。」
延伸閱讀:
1. 60 歲服務 80 歲的瑞士照顧理念,與臺灣時間銀行的挑戰/《高齡友善新視界》
2. 幾點了咖啡館:公益團體結合在地超商,80 歲失智阿嬤邊玩邊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