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下):展開平權的討論,才是立法原意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上):何謂仇恨言論?如何定義歧視?

「改善交通,能改善一整個家庭」裕隆愛的里程數公益平臺,接上助人工作最後一里路

我的自閉症生活密技:當朋友理解我克服障礙的方法,我們變得更加親近了/《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撰文/紀惠容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臺灣保護性社工平均每人花費 40% 到 80% 不等的人力在填資料庫,想想,他們還有多少力氣服務個案?更可悲的是,這個資料庫就像怪獸一樣,大部分使用過的學者都抱怨說,資料難以使用。
現在社會強調大數據,衛福部還很驕傲的說,他們有很強的資料庫,或許醫療的資料庫是很強,但我要說社福界的保護資料庫雜亂無章,就像怪獸一樣。它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危機,就是所有被服務的個案,並不知道自己的資料被鍵入政府的中央資料庫,明顯已違反個資保護法。
十幾年來,最讓社工界詬病的是,衛福部發展的保護資料庫目的不清楚,政府常常為了應付危機處理,不時會加項資料庫頁面或欄位。一線社工被搞得人仰馬翻,隨時得應付改來改去、越加越多、日益複雜的頁面,無所適從。
舉個例,最近 7 月 1 日,資料庫突然斷線,幾日後恢復,社工才發現,又多了通報頁面,是怎樣?要填嗎?政府直到 8 月才通知要說明、訓練。
多年來,衛福部的保護資料庫已長成四不像的怪獸庫,大家有空可以上衛福部的保護資料庫瞧一瞧,真的有一堆數據,卻沒有分析。它真的是難以分析統計,又沒帶來服務助力,基層社工耗費人力在填無用資料,行政官員無動於衷嗎?
可笑的是,中央政府為了讓各縣市確實填寫資料庫,還把「填寫資料」這件事鑲入社福考核成績項目,影響隔年中央政府的撥補預算,逼使原本拒填的縣市最後都乖乖就範,轉而強制要求承接團體想辦法綁入服務契約、必填資料庫。更甚者,有些縣市還綁核銷,每填完一筆資料才核算一筆服務費。
這是臺灣助人工作的悲哀,中央政府以為掌控個案資料,就可以掌控社安危機或化解媒體壓力,再加上各方學者的研究需求,政府不但沒有掌握科技的好處,反而為了索討需求無度的服務數據而展現權威、壓迫機構、壓迫社工,完全忘了以人為本的助人精神。
再說,在防制面,保護性業務真正該掌控的資料是個案,還是相對人?(指家暴事件的另一方,相對於受暴者)檢視衛福部的保護性資料庫,有受暴婦女、性受害者、兒少受虐的個案資料,鉅細靡遺,這有助提升服務品質嗎?還是讓政府誤以為自己掌控了服務呢?
我認為,要讓臺灣的保護業務進入終止暴力的終極目標,最該掌控的是相對人的資料,如何讓相對人不再施以暴力,才是邁向終止暴力的策略。中央政府不應陷在受害個案資料推中,以為可以理出頭緒。
我每每有機會與歐美先進國家的婦女組織對話,一定會詢問他們的政府如何要求保護性資料庫,大部分的人會報以大笑,說這是一條長路。
美國朋友告訴我,他們經過長久抗爭,終於沒有所謂的中央政府資料庫,只須給政府個案服務代號,表格超級簡單,每個月花 10 分鐘即可解決給政府的報表。至於加拿大更先進,他們可以把機構的資料庫資料直接匯入政府資料庫,因為他們的政府清楚婦幼保護業務最需掌握的資訊不是受害者資料,而是相對人資料。
臺灣號稱資訊王國,對於資料庫使用應更進步才對,非常期待衛福部好好從頭思索保護業務的目的是什麼?保護性資料庫又為何而建構?民間資源有限,社工人力短缺,為何耗在填寫無用資料?資料庫應該要能用來協助提升助人工作,保護資料庫應有助於終止暴力才是。
相關討論請見作者臉書原文留言,Right Plus 獲授權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