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O1】SDG 的關鍵,在於跨部門與跨領域合作/專訪 Concord 創辦人 Justin Kilcullen
編按: Justin Kilcullen 來自愛爾蘭,他是公民社會組織發展效能夥伴關係(CSO Partnership for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前共同主席,以及歐洲區域 CSO 平臺組織 Concord 的創辦人及前任理事長。
他於 10/23 日受臺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邀請,在「2016 亞洲 NGOs 國際發展研討會——永續發展目標」中分享聯合國從 MDGs(千禧年發展目標)到 SDGs(永續發展目標),對公民社會組織的啟示與意義。
跨領域共同推動,是 SDG 的關鍵
Q:在歐洲,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如何推展?
我曾經是 Concord 的創辦人及理事長,Concord 是歐洲的救助與發展非政府組織聯盟(European NGO Confederation for Relief and Development),這是由歐洲各國國家層級的平臺組織參與而成,共同推動與國際發展和援助有關的議題,包括SDGs。
這很重要,因為 SDG 還是要從國家層級去推動才有效。聯盟的形成也可以對各國形成壓力,促進各國去制定政策、編列預算,落實 SDG,成員國彼此之間也因為互相比較,形成國與國之間的監督力量。
除了區域層級的 Concord,歐洲還有一個監督 SDG 推展進度的聯盟,叫做 SDG WATCH EUROPE。這是歐洲的跨區域公民社會組織,由發展、環境、社會、人權和各領域的非政府組織(NGOs)集結而成,在各國進行「SDG Watch」活動,監督政府施行 SDG。
從國家層次來看,我們愛爾蘭還有一個「Coalition 2030」的聯盟,包括 100 多個 NGO 會員,其中有一半是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s)。大家都來自不同的背景、做不同的服務,包括兒童救助、性別平等、倡議環境保護等,共同推動愛爾蘭政府落實 SDG。此外,愛爾蘭官方也有政府開發援助(ODA)機構 Irish Aid 可貢獻於推動 SDG。
之所以有這麼多聯盟,是因為本質上,SDG 極需跨部門、跨領域的協調機制及策略,這是推廣 SDG 的關鍵。因為 SDGs 有多達 17 項目標,各國對於目標的落實又不盡相同。例如在愛爾蘭,農業是主要經濟及貿易活動,然而農業又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占比高達全國碳排放量的近 30%。僅管為了落實 SDGs,愛爾蘭試著減緩碳排放量,然而如何同時兼顧國家經濟發展,是一大挑戰。
又例如,愛爾蘭的兒童貧困問題愈來愈嚴重,對於做兒童議題的 NGOs 來說,也必須發展出更有效的方式去跟政府做更多的訴求。跨區域結盟的重要性就是讓不同的 NGOs 可以聚在一起,互相支持了解。包括如何減少碳排放或兒童貧困問題,同樣的問題放到全球層次和國家內部時,又該如何調整。像這類政策上的不一致,必須透過不斷的協調才能取得平衡,而這也是公民社會必須意識到的。
參與政治、推行發展教育,發揮公民社會所長
Q:SDG 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推展?公民社會(包括 NGOs)在其中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歐洲,歐盟成員國一旦簽署通過了 SDGs 的施行決議,各國就必須產出國家計畫、編列預算去執行。然而,因為 SDGs 是沒有法律強制力、沒有懲罰機制、像宣言一樣的存在,因此其實很難強制性要求各國政府積極參與,這種時候就必須借重公民社會的力量去督促。因為政府的服務很多時候還是委託 NGOs 在執行,NGOs 因此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去做這些服務。
尤其,SDG 的 17 項目標雖然含括很多面向,但也讓許多國家只選擇性的挑其中幾個自己擅長的項目來做,變成只是成果報告看起來漂亮而已。例如,SDG 裡面有很多關於人權的討論,甚至第 16 項就在強調人權的重要(公平、正義與健全的制度),然而很多簽署並執行 SDG 計畫的國家,其實國內違反人權的情形相當嚴重。
很重要的是,想要讓愈來愈多人知道 SDG,當然需要透過倡議,然而這最終還是必須回到政治面。很多 NGO 都太強調「政策」,卻不去參與「政治」。但如何把草根或大眾的經驗帶入政治的場域,對 NGO 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僅管 NGO 會號召很多人去參與會議和活動,但其中的術語對一般人來說還是經常聽不懂。但倡議公民的政治參與及選民的責任非常重要,唯有成為政治的一員,透過公聽會或選民的陳情與交流,你才有辦法真正從立法面去改變政策。
另一個重點則是下一代的發展教育。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孩童對發展教育的接受度其實很高。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能推行環境教育、人權與民主,以及 SDG,這跟聯合國在強調的青年發展教育及樂施會(Oxfam)的全球公民教育,都是一樣的概念。
接下篇:2. 公民社會的參與,是人類發展的關鍵/專訪 Concord 創辦人 Justin Kilcullen
本文原刊載於公益交流站,於此收錄於原作者作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