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態/4撇步避免「年齡歧視」、跨世代無痛溝通的5堂必修課、如何翻轉「用愛發電」的公益界薪資?

賺錢養活自己錯了嗎?難道不能在認同組織的任務理想熱情工作的同時,賺取合理的薪資嗎?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賺錢養活自己錯了嗎?難道不能在認同組織的任務理想熱情工作的同時,賺取合理的薪資嗎?
Read more近年大眾運輸事件頻繁,臺灣對身心障礙旅客的應對仍毫無章法,身心障礙旅客搭乘大眾運輸承擔許多潛在風險。
Read more如果是統一刪除「從漢姓條款」,可能也會忽略「漢字」姓名對某些族群的文化變遷意義。
Read more促進原住民認同的方法很多,要求「先從姓(或取名),而後才有身分」並不是侵害最小的限制手段。
Read more2019 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迫使許多勞工開始意識到,「家庭照顧」也是需要兼顧的重要工作。
Read more當勞工爭取勞動權益時,卻又必須承受非議,如「你們服務的對象是弱勢者,怎麼能不顧弱勢者的權益,跑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Read more當身障者的父母也認為自己的小孩不如人,那所謂身障者的弱勢,究竟是個人的問題還是社會問題?
Read more路殺社收集民眾回報的路殺資料後,在許多重要物種出沒的公路段,逐漸建構防範圍籬及地下通道,減緩動物傷亡。
Read more近年由地方政府或中央發起再轉交地方使用的募款,在民眾愛心熱潮過後往往無人追蹤。
Read more臺灣現況下,病人生病後幾乎全由家屬承擔照顧。慢性精神疾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長達 17.13 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