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
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臺灣庇護工場發展 22 年,每年庇護超過 2000 名身心障礙員工,卻長年營運困難,既要追求利潤又要做照顧,員工月薪普遍不足萬元。國際人權委員和監察院都呼籲勞動部積極研擬退場機制。
閱讀全文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消失的窮人2】父債子還、貧窮世襲,我願意為窮困家人犧牲到什麼程度?
以全薪來計算家庭成員的扶養能力,忽略了一個人實際上是否真的有餘裕照顧家人。不僅子女必須承擔上下世代的扶養壓力,也讓許多早已和子女失聯的貧弱老人,在申請國家救助時陷入困境。
閱讀全文【消失的窮人2】父債子還、貧窮世襲,我願意為窮困家人犧牲到什麼程度?【消失的窮人1】「政府說我有賺錢,錢到底在哪裡?」60 年前的防懶人條款,如今排除上百萬窮人
針對人民收入的掌握,不只為了管控社福預算,更為了確認人民「真正的」貧窮程度。從真正的所得上看到真實的貧窮,如此也才能決定該發予多少補助,真正精準的使用國家資源。
閱讀全文【消失的窮人1】「政府說我有賺錢,錢到底在哪裡?」60 年前的防懶人條款,如今排除上百萬窮人關於五寶爸事件,你可以想的不一樣:回應 5 個輿論觀點,重新理解貧窮
每個人都擁有在社會裡安身、尊嚴生活的基本權利,不管他好不好相處。
閱讀全文關於五寶爸事件,你可以想的不一樣:回應 5 個輿論觀點,重新理解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