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
你也住在孤島上嗎?社會住宅裡的安全網,讓脆弱居民互助、一起好好生活
近年來,臺灣積極興建社會住宅,以只租不售的模式、低於市場行情的租金,讓經濟與社…
李昀/精神病人與社福的距離:累積病歷換取「資格」,除了醫療沒有更好的選擇?
我希望社福不要總想著照護、救濟等問題,而能想怎樣讓人變好,或是讓人根本不需要陷落。對我而言,一個好的社會不是讓弱勢者勉強活下去,而是讓所有人都不用擔心自己不慎掉落,會成為弱勢者。
閱讀全文李昀/精神病人與社福的距離:累積病歷換取「資格」,除了醫療沒有更好的選擇?【雙週報|9/15-10/5】個人助理 10 月起加薪、民團批評政府用移工買票、教育部將增聘 1600 名特教助理員
1. 身心障礙|個人助理加薪了:每小時補助費加 50 元、申請門檻也放寬 「個人助理」…
【雙週報|4/14-4/27】弱勢及時雨「公所團保」頻流標、長照&身心障礙報稅可以扣多少、歐洲障礙者搭飛機被拒載
5 月即將報稅,多多益善也摘要其中 3 項與長照、身心障礙、育兒相關的特別扣除額,快來看看怎麼節稅吧。
閱讀全文【雙週報|4/14-4/27】弱勢及時雨「公所團保」頻流標、長照&身心障礙報稅可以扣多少、歐洲障礙者搭飛機被拒載【社宅共生3】社宅時代的社群力:「人和家庭才是服務的核心,不是規定」
脆弱的家庭終於不必被隔離在機構、封閉在家中、流離在社會救助系統間,社宅串連社區和社群,學習融合與共生,避免所有人一起孤立無援。
閱讀全文【社宅共生3】社宅時代的社群力:「人和家庭才是服務的核心,不是規定」【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
社會住宅是社區支持的起點,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得到幫助,讓人開始願意助人。
閱讀全文【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社區是工作者重要的起點。在社宅裡用同樣的角度與觀點,反而容易理解居民遭遇的困難、快樂與悲傷的故事。
閱讀全文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基金會案例
對李玉華來說,社宅服務能從過往的慈善救助觀點,轉向從「人權觀點」來看社區和社福,並且將「住宅」視為建立社會安全與穩定生活的基本需求。
閱讀全文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基金會案例【雙週報|9/23-10/6】桃園身障中心虐死男童、波士頓馬拉松新增「非二元性別組」、伊朗「頭巾示威」持續延燒
由於身心障礙者需要認證身分,才能購買演唱會優惠票,因此很多售票系統竟只提供身障者「傳真」購票。
閱讀全文【雙週報|9/23-10/6】桃園身障中心虐死男童、波士頓馬拉松新增「非二元性別組」、伊朗「頭巾示威」持續延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