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回收場消失」的搜尋結果

【回收場消失後1】回收物爆量無處去、拾荒路程增4倍、人車爭道危險高

萬華回收廠歇業後,其他回收場面對增量回收物,不得不限制上限或類別,年邁拾荒者得奔波路途遙遠的、不同的回收點販賣。即使如此,還是有人會想繼續做,直到走不到更遙遠的地方為止。

閱讀全文【回收場消失後1】回收物爆量無處去、拾荒路程增4倍、人車爭道危險高

【回收場消失後2】職業風險再升高,7旬拾荒婦:「只能和疼痛和平相處」

拾荒者是替城市分攤廢棄物清理的重要角色,但工作處境日漸困頓,例如清運過程中受傷、遭車輛擦撞的風險高。環保署近年雖推動資收關懷計畫,但實務上仍有許多貧苦的拾荒者被排除在外。

閱讀全文【回收場消失後2】職業風險再升高,7旬拾荒婦:「只能和疼痛和平相處」

【雙週報|02/08-02/21】鐘點移工試辦3月底上路、婚姻移民將納入就服法、勞動部令臺中新光三越停工期間應給付工資、安置勞工

勞動部推動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鐘點看護移工計畫)即將上路,讓有突發或短期需求的家庭,可彈性聘僱外籍看護工。

閱讀全文【雙週報|02/08-02/21】鐘點移工試辦3月底上路、婚姻移民將納入就服法、勞動部令臺中新光三越停工期間應給付工資、安置勞工

【城市共生3】「驅離已證實無效」,艋舺公園改建案:6成商家支持街友「就近納管」

艋舺公園改建在即,無家者聯盟提出「就近分級納管」街友,來取代強制驅離,以達到都市包容。他們強調,所謂包容,並不是要用誰的犧牲去包容誰,而是努力建構一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城市。

閱讀全文【城市共生3】「驅離已證實無效」,艋舺公園改建案:6成商家支持街友「就近納管」

【城市共生2】萬華居民與遊民相爭,民團訪查:無家者才是最希望公園乾淨又安全的人

無家者是最希望公園乾淨的人,以便在舒適的地方休息。夜宿公園更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公園明亮、便於求救,許多無家者都慶幸公園有駐衛警。尤其近年女性無家者人數逐漸增加,更需要安全的空間。

閱讀全文【城市共生2】萬華居民與遊民相爭,民團訪查:無家者才是最希望公園乾淨又安全的人

【消失的窮人4】賣力工作也養不了家,還被變相懲罰!救助和就業如何並行、助人自立?

面對照顧議題的貧困者,比起全職,更需要彈性的工作。這都需要勞政社政的合作,釐清就業背後的困難、創造更多元的機會,才能協助人慢慢自立。

閱讀全文【消失的窮人4】賣力工作也養不了家,還被變相懲罰!救助和就業如何並行、助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