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家轉型7】王增勇/社會福利如何打破「福利殖民」,成為對原住民族有意義的支持?
「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原家中心)轉型(註 1)的核心議題之一就是,原家中心跟社安網中原本的「社福中心」有何不同,以致於原家中心不應該等於社福中心?(註 2)
註 1: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2025 年轉型計畫
原家中心是專門以原住民族為服務對象的社會福利體制。1998 年起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交通偏遠的部落設置,26 年來協助原住民族順利使用社會福利、發展原住民族社會工作。
2019 年政委林萬億推動社會安全網計畫,希望整合社福、醫療、教育、就業等各部會的資源,更全面的接住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原住民的原家中心,也即將在 2025 年被納入社會安全網的計畫,也就是「原家中心轉型計畫」。(參考文章:王增勇/當「原住民族社會工作」進入漢人觀點的服務系統,將何去何從?)
註 2:將原家中心「等同於」社福中心的轉型規畫
在目前的轉型規畫中,主責轉型規畫的原住民族委員會使得原家中心等同於「原住民部落的社福中心」——運用的服務評估、督導制度的建置、篩派案、服務目標的設定,都是以社安網的「社福中心」為基準。(參考文章: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
簡單的答案是,目前臺灣的社會福利往往不幫助原住民肯認自身文化主體性,這樣的社會福利對原住民族而言,是「福利殖民」,等同慢性文化滅族。
因此,原家中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當原住民接觸社會福利時,原家中心要確保社會福利以「強化原住民文化主體性」的方式提供給原住民族,也就是確保國家提供社會福利的方式,不再複製原住民與漢人的殖民關係。
因此,原家中心在整體福利體制中扮演著「福利解殖」的功能。以下我用個真實故事來說明原家中心的解殖功能。
一位阿美族青少女成長在一個功能不彰,與部落關係疏離的家庭環境,輟學後跟著男友生活,依附著男友卻又因男友的不穩定而漂泊。某日,她因肚子痛被送去醫院,經過檢查後才發現少女懷孕且將臨盆,短期內需要安胎休養。
經醫院社工前去關心,少女及其家人都向社工表示他們的家庭生活狀況不佳,無法照顧即將出生的嬰兒,並主動表示希望可以出養孩子。醫院社工因此以「高風險家庭」通報到縣府家防中心(當時還沒有「社福中心」)。
孩子出生後,家防中心派案給轄區內做高風險家庭服務的社福機構,機構為孩子連結收出養家庭期間,少女和僅有的幾位家人共同照顧孩子,對孩子有了親情上的連結,因此放棄出養計畫。
孩子最後留在部落,但家庭仍無法充分照顧孩子,常讓孩子穿著不合季節時宜的服裝、獨自留守家裡,或在部落遊蕩。部落的人認為這個家庭是個麻煩家庭,因此都與之保持距離,鮮少過問。
孩子就讀學前教育期間,被認定有發展遲緩,因此開始做早期療育,但由於家裡到醫療院所交通路程遙遠,加上家人有時無法陪同前往,因此無法穩定參與治療。有一回母親直接把孩子遺忘、讓孩子獨自滯留在某一場所,於是再次被通報進入兒少保護系統。
孩子如今已經 12 歲,從尚未出生到現在一直有不同的社工接觸服務,不停在高風險家庭、兒少保護、脆弱家庭等服務系統之間輪迴著,重複著被通報、開案、結案、轉介的流程。
聆聽阿美族部落婦女建議,從「命族名」開始改善困境
由於這個家庭已經由社安網社工接手服務,如果社安網社工沒有邀請原家中心一起合作,原家中心就沒有正式介入的角色,只能眼看著這個家庭在社安網的旋轉門中打轉。但眼見社安網的失靈,原家中心決定介入,為這個孩子召開一次個案研討會,並邀請資深社工老師擔任外聘專家。
聽完各單位的報告,這位老師沒有給予後續服務介入的建議,反而回應:「放過這個家庭、這個孩子吧!現有的服務都無法解決這個家庭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這個孩子的照顧問題,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她的回應一針見血的道出社安網的服務無法有效回應部落的需求。
不同於社安網帶著既定的服務流程與框架進入部落,原家中心社工首先邀請部落年長婦女一起關心這個孩子,讓部落觀點可以進入社工問題評估與服務策略的選擇。
邀請年長婦女參與是因為尊重阿美族的年齡階層制度,部落的事務運作必須先聆聽長者的建議,以確保部落集體文化的傳承。參與討論的部落年長婦女第一個提問就是:「他(孩子)怎麼沒有族名?沒有族名,大家不知道他是哪一家的?要怎麼認識他?」
原來,這個孩子出生至今因為沒有族名,沒有成為「部落的孩子」,跟部落沒有產生連結,因此部落的支持網絡無法發揮。於是,部落耆老從孩子家族裡的長輩名字中挑選了適合孩子的名字、為他命名,表示家族的傳承以及部落對這個生命的祝福。
過去,這個家庭只依靠著社安網所安排的正式服務介入,社工一結案、資源就中斷,仍無法從孩子的生活網絡中建構出可支撐這個家庭的支持體系。
然而經過年長婦女參與和命名,孩子開始與部落建立關係、被部落的人接納,並成為被關心與照顧的對象,孩子的情況也因此逐漸穩定與好轉。
社安網服務模式遇到什麼問題?如何讓服務成為有意義的支持
當原住民進入到社福體系時,他們遇到的困難會被現行的社安網分類為各種社會問題,成為需要被協助的個案,並由社工引入不同資源;但當社福體系看不見原住民特殊的文化與歷史,他們的原住民身分會被忽略,以上述的例子來說,社工並不會將部落原有的互助照顧網絡,評估列為孩子家庭功能的條件。
部落原有的集體照顧功能被社福體系排除,部落失去實踐傳統文化集體照顧的機會,於是部落逐漸失去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始依賴外來的社福體系解決問題,也逐漸失去對自己文化的信心。
這是社福體系「殖民性」的展現—— 看不見原住民是具有傳統智慧、可以解決自身問題的群體,同時也把原住民族遇到的問題「個人化」,忽略了個人問題背後的社會結構因素,例如原住民父母親無法照顧家庭的狀況,可能是源於原住民族在當代市場經濟體系中處於被剝削的劣勢地位,貧窮處境導致父母親必須離家到外地謀生。
上述的例子不是要控訴當時的家防中心、社福機構缺乏文化敏感度,而是希望提醒社安網的服務(如家防中心、社福中心)進入原民部落時,需要原家中心的協力,邀請部落一起參與討論,讓國家資源可以支持部落把孩子留在部落裡。
以社福中心來說,它代表社福體系的第一線,帶有公權力的介入與國家支持的資源;而原家中心由民間團體辦理,正因為不必受限於社安網的指標和工作模式,才能貼近部落,從部落文化視角看待族人,並將原民觀點帶入福利體系。
兩者必須合作,由原家中心擔任促成雙方(社福中心、原住民)對話與理解的角色,讓社福中心在提供服務的過程,能夠謙虛的聆聽原住民的聲音;
同時,國家所提供的資源,需要透過原家中心轉譯為對原住民有意義的行動,回應原住民對未來的期待與想像。透過雙向的轉譯,才能以促進原住民主體性的方式提供社會福利,培力原住民成為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群體,而非文化被解體的個人。
以上述例子來說,若當時家防中心與原家中心共同合作,才能看見個案身上的「原住民身分」以及部落的「非正式照顧網絡」,在提供服務資源的同時,也掌握啟動部落照顧的鑰匙:為孩子給個族名,讓孩子成為部落的一分子,讓部落的照顧可以進入孩子的生活中,也將國家的資源轉化成對孩子與部落有意義的支持。
避免國家以「保護孩子」之名,將孩子帶離部落,讓孩子失去認同族群的機會。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63】原家轉型怎麼轉?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的關鍵時刻 feat. 王增勇
看更多原家中心轉型:【特輯】原家中心轉型: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何去何從?
認識原住民&社福議題:
1. 【專題|和國家討回我的名字】一家人不同姓、族名文化被消失,為什麼原住民想爭取命名權?
2. 加拿大原住民家暴服務:以社區為基礎發展文化療癒力,3 種防治家暴的方法/【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3. 美國 NPO 自訓「最懂妳的社區陪產員」,讓原住民孕產婦安心當媽媽、找回自主權/「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