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6個提問認識「微笑憂鬱症」:和憂鬱症有什麼不同?看起來很快樂,但內心很憂鬱?/《微笑憂鬱》

「以兒少為中心」的兒童節目如何製作?孩子的各種樣貌與悲喜,都值得被看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澳洲友善會議指南:不只重視性別、無障礙,還有空間氣味、參與者稱呼的全方位共融/【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IKEA 新莊店:18 年來沒有身心障礙夥伴離職,傾團隊之力共融

2024 年,由臺灣公民對話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所創立的非營利媒體《Right Plus 多多益善》滿 5 歲,這一年,是我們資源開發上很辛苦的一年。
我們原本預計積極尋找的國際補助與提案,碰到許多挫折,下半年因此花了很多力氣在補財務缺口。且即使如此,至年底時,還是經歷了歷年來最大的透支。還好我們 2023 年接了大案子存下來的餘絀,足以讓我們順利周轉、避免發不出薪水的危機。
於是創立第 5 年,我們又透支了——全年結算下來,赤字達 56 萬元。但我們也沒有放棄,這一年,多多有超過 6 成的收入,來自捐款人的支持,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基金會;不管是陪伴我們走過起伏的熟面孔,還是默默加入的新朋友。
這些捐款,是我們能繼續撐下去的重要力量,也是身為獨立媒體,可以不靠廣告、不靠政府,自由發聲的根本。
全年收入 6 成以上來自捐款:2024 年,我們的收入總計為 453.9 萬元,其中個人捐款約 192.8 萬元(41%)、組織捐款 80 萬元(18%),合計捐款收入超過 272.8 萬元(60%)。這意味著,我們仍然仰賴一大群願意支持深度內容價值、相信多多益善使命的讀者、NGO 夥伴等,撐起獨立媒體的營運和自主性。
其中,也感謝始終陪伴多多長大的 RC 文化藝術基金會、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明怡基金會挹注本會 18% 的收入(共 80 萬元);還有臺灣視障協會因庇護工場調查報告摘要報導而捐款。除了捐款,我們另有和 NGOs、企業展開的專案(合作案)收入占 38%,超過 173 萬元。
定期與單筆捐款皆穩定成長:2024 年,多多個人捐款成長 17%,定期定額捐款人共增加 95 人(首次捐款者 69 人),平均月捐金額為 NT$438 元;個人單筆捐款共 202 筆(首次捐款者 137 人),單筆捐款金額中位數為 NT$1000 元。
這一年,我們運用 4 篇募資素材於社群平臺長期投放廣告,並重新調整募款網頁,具體呈現捐款用途與財務狀況;針對官網和社群上的「捐款文案」也經過每月行銷會議反覆研議,具體修正與讀者溝通的需求、研究如何觸發捐款。
深化捐款人關係:我們定期發送每月免費電子報、每季「捐款人限定報」,也透過與捐款人一對一信件或訊息交流、定期聯繫/挽回流失的捐款人(挽回率達 20%),以此持續和捐款人交流意見和想法,也穩固既有的捐款量,讓支持成為雙向、長期的關係。
深入理解捐款動機,開啟支持者訪談計畫:這一年,我們也開始進行新嘗試——支持者訪談計畫,抽樣 4 類型支持者(NGO 與非 NGO 捐款人/讀者),希望更理解大家的捐款動機、決策歷程與未來期待,並將在 2025 年統整分析、調整募款策略。
全年支出 510 萬元,透支達 5 年來最高:2024 年,我們原本預計開發一些國際專案,但結果不如預期,收入未達預算,且新增兼職社群人力,因此雖盡量樽節開支,仍因此透支達 56.1 萬元,為歷年最高。
整體支出裡,有 73% 是記者、編輯等人事費,另外還有 11.5% 用在社群經營(像是廣告投放、節目製作、社會溝通素材等)、6% 用在內容製作(如外部作者稿費)。人事費占比最大宗,是知識型產業的常態;此外,2024 年新增一名社群兼職夥伴,投入更多日常內容擴散、曝光與社會溝通等業務。
主動拓展多元的合作網絡,突破同溫層:2024 年,我們主動出擊,第一次由多多自己提案,向外尋找合作夥伴。很開心順利促成 2 個新的合作——和主婦聯盟一起做氣候與弱勢議題的報導,還有和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製作一系列以「孩子視角」為出發點的內容。這些合作,讓我們的議題邊界更開、更廣,也拓展了新的信任盟友網絡。
不過,我們原本期待能開發國際資源,讓內容能有更多元的支持,但過程比想像中更艱難。臺灣身為民主國家,在全球資源分配裡反而不容易取得資金,多數獎助都集中在戰爭衝突地區或開發中國家的媒體。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調整提案格式、用英文重新撰寫內容企劃,但最終沒有一案成功,這部分對團隊是很大的挫折。
走進不同的社會現場,建立公益網絡關係:我們受邀演講、分享媒體經驗、主持論壇,全年共參與 12 場活動,包括為身障就業單位與企業開課,也到社福系所、NGO 分享媒體內容採訪製作與捐款經驗。
我們也擔任許多重要活動的主持人——像是「孩子的書屋」年會、貧窮人的臺北講座、精神疾病同儕支持高峰會等。對我們來說,媒體除了說故事,也能在對話場上成為一個中立、熟悉議題、能推進討論的角色。這也是我們能為公益生態圈貢獻的一部分。
走過赤字最高的一年,2025 年的多多,正式邁入第 6 年。我們持續深耕深度報導,也希望能同步強化組織的地基——任務編組、人力分工、財務制度、永續的組織文化等,每一塊都正在慢慢構築起來。(參考 2024 成果報告:邁向永續且善待人的組織)
但要長久站穩,仍需要更多人的加入。以多多目前的預算規畫,我們年度經費需求為 520 萬元,截至 4 月初,還有約 34 萬元的缺口尚待補足。
有你的支持,我們才能繼續守住多多的 3 個關鍵定位——
未來,我們將繼續製作多元的內容:像是兒少安置、矯正教育、債務與貧窮、偏鄉長照與醫療、氣候弱勢、女性身障生活等,希望能回應社會需求。
你的每一筆捐款、每一個分享,都創造我們與社會對話連結的可能。我們誠摯邀請你——捐款支持多多,陪我們穩穩地走過第 6 年;也歡迎你把我們的內容、節目或電子報轉發給在意的朋友和家人,一起讓更多重要的聲音被聽見。
看 2024 年度報告完整版|看 2024 成果報告|看歷年成果X財務報告| 捐款支持多多|免費訂閱電子報【善有善報】|善盡天良 Podcast 訂起來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