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24062

【雙週報|6/8-6/21】身心障礙者訴求飛行無障礙、立法院初審新住民專法、臺大放寬「歲時祭儀假」

1. 共融|航空公司規定混亂,身心障礙者要求「飛行無障礙」

多個身心障礙團體 6/17 與立委洪申翰舉行記者會,訴求「飛行無障礙」。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祕書長林君潔指出,她今年 4 月到日本出差時,因電動輪椅電池問題遭日本航空公司拒載。經過爭取,日本政府明文禁止歧視輪椅旅客。反觀臺灣民航局一直沒有積極提供「飛行無障礙」規範及輔具支持,障礙者搭機仍充滿困難。

個人輪椅不能「機邊託運」:臺灣因為部分登機門沒有適合的貨梯,因此多數航空公司會要求旅客將自用輪椅在報到處跟行李一起託運,從報到處到登機門的這段路,旅客須使用航空公司或機場提供的簡易輪椅。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劉家承表示,需要坐姿擺位的重度障礙者若使用簡易輪椅可能受傷,呼籲臺灣提供個人輪椅「機邊託運」服務,讓障礙者用自己的輪椅抵達登機門。

身障者只能「被抬」:針對無法自己移動的旅客,上下飛機時臺灣地勤人員大多直接抬乘客,不僅忽略乘客感受,地勤人員也容易受傷,劉家承呼籲提供「機上移位機」。

電動輪椅規定混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主任游鯉綺表示,臺灣各航空公司對電動輪椅的規定不一,即使同一家公司,不同機場或服務人員提供的資訊也不同。輪椅乘客即使事前繳交輪椅資料,到了機場仍需長時間溝通,甚至可能被拒載。

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理事長黃雅雯形容,障礙者搭機每次狀況都不同,「像在拆盲盒」。游鯉綺呼籲民航局應積極要求航空公司落實無障礙,確保不同身體狀況的障礙者及輔具都能像其他旅客一樣順利登機。

448484888 926927419239919 8995406574781100682 N
圖/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FB

2. 新住民|立法院初審通過「新住民專法」,民間團體:不該以「有沒有歸化」決定誰受保障

為保障新住民權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6/12 初審相關專法,但是許多重點立委們都無法達成共識。最後委員會決議先通過初審,等行政院提出草案,再於黨團協商、二讀時詳細討論。多個移民、移工團體組成的「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移盟)6/19 前往行政院陳情,對初審條文表達疑慮:

專法不該只以婚姻、育兒、家庭為核心:初審草案中有條文寫明「政府應提供家庭、婚姻、育兒等諮詢服務,並於各縣市設置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台灣移民青年陣線倡議聯盟」成員劉俊良表示,這些內容以「外籍新娘」為核心,但移民及移民子女也需要人權法律諮詢、心理諮詢、社福資源諮詢等保障。

藍領移工應受保障:關注移工權益的「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主任汪英達表示,新住民專法只保障白領移工、排除藍領移工,希望所有移工都能受專法保障。

應以「需求」決定是否受保障:「南洋台灣姐妹會」表示,有些人因為已經歸化、取得身分證,就不適用新住民的補助;也有些因為尚未歸化,就遭《長照法》、《社會救助法》排除。「南洋台灣姐妹會」呼籲,不該以「有沒有歸化」來決定是否受到專法保障,應該看對象是否享有生存權和人權,以「需求」來決定。

應將主管機關提高到二級單位:「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洪滿枝表示,現行由移民署(三級行政單位)主管的新住民服務中心只能提供基本服務,無法深入保障新住民權益,其他社會福利、長照、考取證照等主管機關分散在不同部會。洪滿枝認為應將專法主管層級提高到直屬行政院的二級單位。

3. 族群|臺大放寬「歲時祭儀假」,配偶、爸媽是原住民也能申請

臺灣有新住民、原住民等許多不同族群,不少重要祭典或活動不會發生在傳統會放假的春節、三節,學生如果想參與只能請事假。而原住民學生雖然依法每年可以請 1 天的「歲時祭儀假」,但住在都市的學生若要往返部落動輒好幾天,法定歲時祭儀假常常被詬病不夠用。

教育部去年 4 月曾發函各校,鼓勵學校,針對原住民族學生參與歲時祭儀給予公假。國立政治大學率全臺之先,從今年 2 月開始實施每學年 2 天的「多元文化假」,也將原住民的歲時祭儀假由每學年 1 天增加到 5 天。

臺灣大學學生會 6/15 宣布,經過學生與校方爭取,今年 9 月後,臺大也將增加多元文化假與更彈性的歲時祭儀假。

臺大的多元文化假不限族群,學生只要附上活動參加證明,每學期可申請 2 天。而臺大的歲時祭儀假則規定,學生自己、配偶或雙親,只要任何一人具有原住民身分,學生就可憑戶口名簿或其他證明文件申請歲時祭儀假,天數定為每學期 4 天(學年總共 8 天)。

44047082415 283b6fd599 C
原住民許多重要祭典不一定會發生在傳統會放假的春節、三節,圖為中平部落收穫祭。圖為示意圖/卓 溪 @ Flickr CC BY-NC 2.0

4. 民主|《立院職權行使法》覆議不通過,民進黨立委、行政院將提釋憲

今年 2 月和 3 月間,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推出《立院職權行使法》修法草案,草案條文增加立委的權利,反對者認為讓立委過度過權(點我看擴權爭議),反對者也指控草案沒有經過細緻討論(點我看程序爭議)。雖然過程衍生許多爭議,但 5/28 草案仍然在國民黨、民眾黨的人數優勢下三讀通過。

6/6,行政院收到法案後,以「沒有實質討論、質詢總統違憲、違反程序正義」等 7 項理由,移請立法院「覆議」,也就是請立法院「重新決定是否真的要通過這部法律」。立法院在 6/21 針對覆議案記名投票,最後在以 62:51 否決覆議,也就是說,《立院職權行使法》,以及隨著該法一起修改的《刑法》之後都將正式生效。

不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表示,之後將提出「釋憲」,並聲請「暫時處分」(在釋憲決議前,讓法案先不要實施)。而行政院說將提釋憲,總統府也表示,收到法案後,會審慎評估是否也聲請釋憲。

53752446854 E9a0bbc685 C
《立院職權行使法》修法的程序爭議引發民眾上街抗議。圖/顥中 王 @ Flickr CC BY-NC-SA 2.0

5. 長照|80 歲以上不用巴氏量表就能請移工?家總:照顧需求不該用年齡來劃分

臺灣自 1992 年引進社福移工(俗稱外籍看護)以來,想申請移工照顧都必須先由醫院透過「巴氏量表」進行評估。近年部分立委認為,因為高齡化速度越來越快,主張「80 歲以上申請看護不必巴氏量表評估」,6/13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通過審查,雖然立委意見分歧,還需進行黨團協商,因此立法走向還不能確定,但已引起高度討論。

長期支持照顧者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就表示,家總一直主張外籍看護人力聘僱條件不應以年齡為準,應優先給予失能程度較嚴重的失能者、認知症(俗稱「失智症」)患者、身心障礙者。

家總表示,過早聘僱移工照顧生活大小事,可能讓需求者更沒有能力自己打理生活、讓生活功能快速退化。需求者在輕度、中度失能的階段,應該先善用長照 2.0 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資源,以提升社會參與、延緩退化。

面對政府,家總給提出 3 項呼籲,若真的通過該政策,政府應每季定期公布數據並檢討政策對「80 歲以下急需照顧的人」、「長照 2.0 制度」,以及未來可能推展的「長照 3.0」會造成什麼影響。

6. 移工|移工聯盟:21 萬移工看護是長照主力,應將他們納入長照體系

每年 6/16 日是「國際家務工日」,關注移工權益的「台灣移工聯盟」在這天舉行記者會,訴求將照顧移工(外籍看護)納入長照制度。

台灣移工聯盟指出,臺灣需要長照的人超過 85 萬,但政府長照系統只有不到 10 萬名照顧服務員,無法滿足需求,超過 21 萬人的外籍看護才是臺灣的長照主力。然而,他們未被納入政府長照體系,也沒有受到勞動法令保障,導致工時高、薪資低,工作非常「血汗」。

此外,台灣移工聯盟提到,2013 年勞動部曾試辦的「外展看護服務」,現任勞動部長上任後有意推行「外展看護服務 2.0」,但 2.0 計畫卻出現更嚴重問題:外展看護制度本應由有照顧專業的非營利組織聘僱移工,2.0 計畫卻開放私人仲介當雇主。台灣移工聯盟說,私人仲介長期損害移工權利,開放仲介參與只會讓狀況更惡化。

台灣移工聯盟因此提出 3 項長期訴求:

  1. 外籍看護應納入長照制度。
  2. 逐步廢除一對一、24 小時、在宅外籍看護的制度,轉由政府特約的長照機構聘僱,以多對多的協作方式提供服務。
  3. 應立法保障外籍看護的勞動權益。
Jpotwyrfcmqcneyssltwmtsldh
圖/嘉益王 @ 數位島嶼 CC BY-NC-SA 3.0

7. 性別|針對 LGBT+,只有 9% 公司有優於法規的友善措施

DEI 顧問公司(註)Alpha plus 因應 6 月全球同志驕傲月,6/13 公布「企業 DEI 影響力評估」,結果顯示在 LGBT+ 方面,只有 9% 的企業有具體、友善、優於法規的措施,23.9% 的企業認同多元性別但尚未行動,67.2% 只遵循現有法規。

Alpha plus 分析了 74 項 DEI 指標,與多元性別相關的 12 個指標中,達成率最低的 3 項為:

  1. 提供跨性別醫療補助或保險(8.4%)
  2. 過去 3 年曾舉辦或參與 LGBT+ 活動(12.9%)
  3. 過去 1 年內部曾辦 LGBT+ 教育訓練(13.6%)

Alpha plus 指出,多數企業的性別平等政策仍限於「兩性」,忽略了 LGBT+。但根據調查,Z 世代(1990 年代末至 2010 年代前期出生的「數位原生世代」) LGBT+ 的比例超過 2 成,隨著價值觀改變,未表態支持的企業將越來越難招人。

Alpha plus 提供了 5 個建議:

  1. 將「禁止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歧視與騷擾」納入員工守則與僱用契約。
  2. 進行教育訓練,並融入公司現有的性平活動。
  3. 檢視公司軟硬體是否符合多元性別意識,例如性別友善空間、各類文件表單中有「非二元性別」的選項。
  4. 管理階層公開宣示,或對外參與相關活動。
  5. 建立內部支持系統。

8. 性別|性平教育承辦不再單兵作戰,大學「性平教育推展中心」讓你靠

根據教育部《性平教育白皮書 2.0》,臺灣各校雖然都依法組成「性平會」,但推動性平教育、處理校園性平事件時,還是面臨不少問題。有的學校性平會委員缺乏熱忱、有的學校主管不認同性平觀念。此外,性平會承辦人員大多不是專職、工作負荷太重。各校也缺乏橫向聯繫,無法分享經驗、共享資源。

為解決這些問題,教育部 6/17 宣布成立「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工作推展中心」(簡稱「性平推展中心」)。過去教育部設立大學的「輔導諮詢中心」「學務諮詢中心」時都將全臺 175 所大學分屬「北一區」、「北二區」、「中區」、「南區」4 區。這次設立性平推展中心,也在 4 區各設立一個中心:

  • 北一區-世新大學
  • 北二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中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南區-高雄醫學大學

性平推展中心的任務,包括分析性平教育推展趨勢、了解區內各校推動性平教育的狀況、提供校園性別事件的諮詢等。性平推展中心也將召開常態性會議,跟各校討論如何推動性平教育,並辦理研習等活動。

近期各中心都辦完與「各校性平教育委員會執行祕書」的第一次座談會,讓各校知道,未來推動性平教育不再是「單兵作戰」,可以相互支援。

Ab802854 4592 405c 9010 1bcc037792b2
位於世新大學的北一區性平推展中心。圖/教育部

9. 勞權|太陽能板維修通道窄、維運工人常發生墜落意外,勞動部討論預防職災

太陽能是臺灣重要能源,然而裝設、維修太陽能板也容易發生職業災害。勞動部 6/21 在例行會議中討論如何預防、保護勞工作業安全。

勞動部「勞動職業安全及衛生研究所」(勞安所)副研究員林光邦說,現場訪視發現,許多光電場域沒有提供維運、清洗的安全通道,有的雖然有通道,但空間非常窄,導致維運人員可能直接踩在太陽光電模組上,導致墜落意外。而水域型太陽能設施設置在水面,也容易因結構損壞、腐蝕,導致勞工感電(觸電)。

林光邦表示,勞安所在去年 7 月分別針對編撰「太陽光電設施作業安全指引」,指引內針對各類型(屋頂型、地面型、水域型)太陽光電,提供各個階段(設計、建置、維運、拆除)的安全事項,也附上查核表,也呼籲業者參考這份指引。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業安全組組長朱文勇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職安署從 2022 年起就有「太陽能光電專案勞檢」,當年共檢查 176 個場域,總計有 32 處停工。今年將以 500 千瓦以上發電量的場域為目標進行勞檢。

10.公益動態|博愛座惹爭議!衛福部:將修改「身權法」,「實際需要者」都可坐

臺北捷運近期發生女子被被逼讓座給年長者後撞柱,近日又有年長者要求乘客讓博愛座,被拒絕後竟用雙手擊打對方頭部,不少民眾討論是否該廢除博愛座,或以更明確的方始宣導、標示使用者。

其實博愛座的法源依據來自《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權法),法條規定,大眾運輸工具都應該設博愛座,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 15%,且規定博愛座「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

而衛福部曾試圖修法,希望將「老弱婦孺」改為「實際需要者」,但當時身權法修法還有其他條文須討論、有爭議,所以無法修法成功。

衛福部長邱泰源 6/21 表示,未來會先修改身權法,例如將「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並擴大優先乘坐對象為「有實際需要者」,但涉及其他複雜身心障礙者權益議題先不做處理,預計先單獨處理博愛座修法。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