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態/過半數青少年曾遭網路性傷害、社群媒體演算法威脅女性生殖健康、全球每 30 人就有 1 人是移民
編按:「全球動態」是去年度多多益善「全球精選」專欄的進化版 2.0。透過讀者回饋,我們發現閱讀英文確實是道門檻,因此今年開始我們決定結束大家的痛苦,直接為讀者們做各篇選文的重點摘錄!讓每個人可以看中文順暢吸飽國際公益新知。
這些選文一樣是從全球優秀且極具規模的公益、發展、社會創新等媒體選出,包括 Alliance magazine、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Devex International、Charity Digital News、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等,主題囊括行銷募款、公益創新、社群經營、關鍵報告、科技與數位等。
因為進一步摘錄各篇重點,篇幅拉長許多,因此從今年開始專欄將從月報改為雙週報,每期推薦 4-5 篇新知,期望以此為臺灣 NGOs 開拓更大的視野。
1. 超過半數青少年曾遭遇網路性傷害:少數群體風險更高,私人設備和平臺更常發生網路性傷害
一言以蔽之:青少年的網路性傷害大部分發生在私人的場域,可能增加家長及周圍支持體系及早發現、並介入協助的難度。(資料來源)
近期,「經濟人影響力」(Economist Impact)和「眾護全球聯盟」(WeProtect Global Alliance)發表針對青少年網路性傷害(online sexual harm)的調查結果,他們調查了來自 54 個國家,共 5302 名 18-20 歲的青少年女,試圖了解青少年女在網路可能碰到的潛在性傷害和危機。
首先,要先定義一下這份報告提出的 4 種網路性傷害,分別是:
(1) 在 18 歲之前,曾收到認識或不認識的成年人寄送的、含有色情內容的訊息。
(2) 曾有認識或不認識的成年人提出要求,受訪者可以和其維持某種祕密的線上情色關係。
(3) 私密影像曾在未經自己同意的情況被他人散播。(「他人」可以是同儕、熟識或根本不認識的成年人)
(4) 曾被他人要求在線上執行某個帶有色情意味、且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事情。(「他人」可以是同儕、熟識或根本不認識的成年人)
根據調查結果,有超過半數(54%)的受訪者曾遇過其中一種情況,許多人更遇上不只一種。事實上,每一種情況的受害人數都超過總調查人數的 1/4,其中又以第 4 種網路性傷害的遭遇率最高,有 34% 的受訪者曾碰過這種要求。
此外,自我認同為少數群體(包含性少數群體、身障者及少數族裔等)的風險比一般人高,超過半數的少數群體受訪者曾經遭遇過至少 1 種網路性傷害。
或許大部分人會直觀覺得,這類網路性傷害應該都發生在公開社群中,也就是公開的論壇或網路留言,但根據受訪者的結果來看,這類的網路性傷害不到 2 成(18%),其餘大多大多發生在私人領域。
有 62% 的受訪者是在自己的手機上收到性傷害內容,17% 是透過電腦收到。在平臺服務的部分,68% 是在私人訊息服務(比如 Line 或 Messensger)中收到,29% 是在提供個人影音分享服務(非向大眾公開)的平臺上收到。
這份報告也統計了最初接收到網路性傷害內容的平均年紀,現年 18 歲的受訪者群體初次接收到性傷害的年齡平均為 12.7 歲,20 歲的群體則是 13.4 歲。報告分析,這或許也和網路普及度大幅增加有關,越晚出生的人,所面對的網路普及度越高,第一次接觸到網路的年齡也因此下降。
先前我們曾經介紹過《網路任我遊?女孩與年輕女性的網路騷擾經驗報告》,裡面顯示,最小曾有 8 歲的女孩接到網路性騷擾訊息,顯見網路與日常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且孩子們遭遇網路性傷害的年紀可能會提早、頻率增加,家長及社會整體要如何預防並協助孩子們辨認網路上的陷阱,已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1. 你知道你的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給家長們的務實指引,防止性剝削
2. 南韓 N 號房再現網路未成年性剝削,7 個你必須了解的犯罪模式與防範重點
3. 數位性暴力高達 21 種卻「無法可管」,民團訴求專法防止小玉挖面再發生
2.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監控,為何會威脅婦女的生殖健康?
一言以蔽之: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依循該公司所在地的價值觀,種種強制刪除的行為已近似於「數位帝國主義」。(資料來源)
根據資料文章中的描述以及現實中的情況,與「生殖健康」和「婦女生育權益倡議」有關的影片和貼文,最容易被社群媒體平臺(如臉書或推特)跟 Youtube(以下簡稱 YT)封鎖,是為什麼?
與生殖健康或婦女生育權益倡議(如安全人工流產的資訊)等相關資訊,貼文中不免需要提到人體生殖器官,或搭配人體圖片進行說明,這樣的內容常常被主要的社群平臺和 YT 的內容管理演算法標示為「(包含色情內容的)限制級(explicit)」,而遭到強制刪除或下架,即便沒被刪除,也會被演算法自動限制分享相關健康領域的資訊內容,影響資訊的推廣度,甚至不允許組織對貼文進行付費推廣。
以致力於增加安全人工流產與墮胎機會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Ipas 為例,該組織一支教導如何安全使用藥物進行人工流產的影片被 YT 強制下架,甚至整個頻道都被強制刪除,因為 YT 的演算法判定這支影片和整個頻道違反 YT 的暴力與傷害性行為政策。
這項自動判定,忽略了影片和頻道呈現的資訊與內容都符合 WHO 的指引和醫藥規範,同時也忽視了,在現實生活中,Ipas 提供的資訊對於發展中國家和低發展國家的婦女的重要性。根據 WHO 的資料顯示,在發展中國家與低發展國家,每年有約 700 萬名婦女因為不安全的人工流產引發後遺症而被送往醫院治療,對這些地區的婦女來說,正確且安全的人工流產資訊攸關性命安危。
Ipas 為了找回帳號以便繼續衛教服務的工作,向 YT 申訴和申請恢復帳號,然而過程一波三折,且大多數申訴都失敗,最後 Ipas 靠夥伴的人脈直接聯繫到谷歌(YT 的母公司)內部的相關人員,才成功找回帳號。
更令人困惑的是,在申訴的過程中,我們很難清楚了解到底 YT(或說整個社群媒體)的判斷標準是什麼?那條界定「限制級」與否的線到底在哪裡?
除了社群媒體演算法的障礙,各國不同的法律與民情,也沒有被納入主要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中。
以南非為例,人工流產及術後的醫療照護是合法的,街上也到處都是政府組織與民間團體宣導安全人工流產的文宣,這在南非當地不僅被許可,甚至是常見的風景,有其在地的需求和脈絡可循。但當南非在地的組織在社群媒體放上同樣的內容,就經常被標誌為不當內容而遭到限制封鎖。
一直有聲音表示,社群媒體公司應該要負起監督社群內容的責任,但實際的情況是,社群媒體在制定和訓練演算法自動判定時,依循的是公司(或實驗室)所在地(比如美國)和工作人員的價值觀 ──
這就會呈現如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科技人員巴內特(Daly Barnett)所說:「(社群媒體)將美國和西方的價值觀強制施加在其他並不共享這些價值觀的地區⋯⋯」,巴內特更補充表示,這種近似於「數位帝國主義」(digital imperialism)的行為不應該被允許。
或許可行的方式,不是由社群平臺的後端團隊和演算,決定人們可以看什麼,而是把決定權交給各地的使用者和執法機構,由他們依據在地的脈絡,判斷哪些對於本地來說是可接受的內容。你覺得呢?
延伸閱讀:全球精選/6. 為什麼「好」演算法會教出性別歧視的 AI 系統?
3. 南非監測網絡即時通報變種病毒,卻遭變相懲罰
一言以蔽之:南非是第一個通報發現 Omicron 的地方,卻遭遇斷航懲罰。這招不但沒有用,還變相懲罰誠實通報的國家,無助於全球防疫。(資料來源)
短短 1 個月,由南非首次通報的新冠肺炎(COVID-19)變種病毒 Omicron 已經在全球多地造成新一波感染高峰,但你是否也曾經疑惑:為什麼又是南非發現的?
除了這次的 Omicron,南非先前也曾通報過 Beta 變種(雖然後來主流株是 Delta),這都要得力於南非在 2020 年 6 月開始的「南非基因組監測(Genomic Surveillance in South Africa,又稱 NGS-SA)」網絡。
這個網絡由南非主要的大型研究室組成,目標就是監測南非出現的 COVID-19 確診病例的病毒基因組變化,其後這個網絡更連結同年 9 月開始的「非洲病原體計畫」(Africa Pathogen Genomics Initiative),將監測的範圍擴大到南非以外的非洲地區。
NGS-SA 及後續的「非洲病原體計畫」,讓包含南非在內的非洲各國可以持續監測各國和非洲境內的傳染情況。
儘管受限於在地的醫療資源和基礎建設,南非上傳至全球監測系統的基因組序列的數量(2.4 萬組)無法和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美國截至 2021 年 12 月共上傳 170 萬組),卻也為全球和非洲境內疫情監測提供十分寶貴的資訊。
尤其是 NGS-SA 的網絡還能收到來自非洲各國的基因組資訊,可以交叉比對手上的基因組序列是否來自不同的變異株,或是病毒是否發生特殊變異,比如 Omicron 就是在波札那(Botswana)上傳資料之後,才讓南非的科學家確認這隻變種病毒的存在。
不過,這樣的貢獻卻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大家或許還有印象,南非在通報發現 Omicron 之後,便遭遇部分國家的斷航懲罰,希望以此阻擋病毒進入國境。但現在,我們知道這招沒有用。
因為南非只是第一個「通報」的國家,不代表病毒發源於南非,病毒有可能是在別地產生,但一直沒有被監測到(或者是監測到卻沒有重視),直到南非證實病毒的存在,並通報國際社會為止。
既然南非可能不是變種的起源地,那斷航南非更不可能阻止病毒傳播,因為病毒早就在大家不知道的時候,從不知道在哪(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的起源地散播出去了。
這樣的斷航只是變相懲罰誠實通報的國家,更有可能引起後續的寒蟬效應,使得大家即便發現需要高度關注的變種,也很有可能為了避免惹來麻煩而不通報,導致危險的變異株在無聲無息中傳播,無助於全球防疫。
4. 曲終人終散,營運超過 25 年的環境贊助基金會將熄燈
一言以蔽之:環境類贊助型組織熄燈前的最後一點道義,是為夥伴組織們盡力一搏做募款。卻沒想到遇上大疫之年,各組織想要獨立闖天下還是難如登天。 (資料來源)
「瑪瓦基金會」(MAVA Foundation)成立於 1994 年,是一家致力於在各地保護重要自然生態的慈善資助基金會,即將在 2022 年 10 月結束運作。該組織的現任祕書長琳達・曼森(Lynda Mansson)表示,她在接任祕書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件事,聽起來有點荒謬,但 MAVA 的確一直都在認真安排自己的退場。
身為一個大型且在某些冷門環境領域極為重要的贊助組織,要退場就表示會有一群 NGOs 失去重要的財務來源,MAVA 為了確保自己退場之後,夥伴組織依然保有可供營運的財務,做了許多安排。
例如,提供後續支援基金幫助 NGOs 度過過渡期、幫忙開發不同的收入來源(嘗試一些融入支持者行動的募款活動),甚至計畫拍攝系列影片,呈現 MAVA 夥伴組織的工作,期待留下紀錄的同時,為夥伴組織帶來公眾曝光,增加議題與關注度。
人算總是不如天算,即便早早就開始準備,也還是有各種意外發生。最大、影響層面也最廣的意外就是 COVID-19 疫情。除了防疫措施導致各種服務、倡議活動受到阻礙,對各 NGOs 來說,本就困難的募款,也因為經濟衝擊更加險峻。
MAVA 不得已只好緊急投入資金,協助大家重整財務,卻使得原先在財務上依賴 MAVA 的夥伴組織們,在好不容易降低依賴後,又開始仰賴 MAVA 支持,甚至更加依賴。
但無論如何,MAVA 已經確定會在 2022 年 10 月正式結束營運,並在之後 6 個月仔細分析 MAVA 工作的整體影響力與退場過程中的種種課題,希望可以為未來有類似規畫的組織提供參考。
5. 2020 年全球每 30 人就有 1 人是移民,匯回母國的外匯超過 7000 億美金!
一言以蔽之:讓色彩繽紛、資料豐富萬千的互動式圖表帶你一窺全球移民風貌。( 資料來源)
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前陣子發表了最新版《全球移民報告 2022》,這份雙年報統計了 2020 與 2021 年的全球移民(指「不居住在出生國家的人」)狀況。
這份報告超過 500 多頁,但先別急著跑!貼心的 IOM 準備了豐富的互動式圖表網頁,就算看不懂圖表呈現的內容,觀賞色彩繽紛的各式動態表格也是一種不錯的視覺享受(?)
這份報告揭示了全球移民的現況,或許還推翻過去大家對移民與移入大國的想像,下面摘選幾個資料跟大家分享:
(1) 全球每 30 人就有1人是移民:根據報告,全球移民人口在 2020 年來到 2.81 億人,相比於 1990 年(1.54 億)翻了將近 2 倍,顯示全球每 30 人就有 1 人是移民。
2020 年,超過 4 成(1.15 億人)的移民來自亞洲,將近2成的移民來自 6 個亞洲國家,分別是印度(全球最大的移民母國)、中國、孟加拉、巴基斯坦、菲律賓及阿富汗。
(2) 匯回母國的移民外匯金額超過 7000 億美金:隨著移民人口增加,全球各地移民匯回母國的外匯金額,也從 2000 年的 1260 億美金大幅增加,即便疫情攪局,2020 年的外匯匯款金額總計已達到 7020 億美金。
(3) 印度成為全球最大外匯接收國:2020 年,前 5 大移民外匯「接收國」依序分別是:印度(895 億美金)、中國(595 億美金)、墨西哥(429 億美金)、菲律賓(349 億美金)、埃及(296 億美金)。
(4) 美國 27 年來穩坐最大移民外匯匯出國:2020 年,前 5 大移民外匯「匯出國」依序分別是:美國(從 1995 年以來不動如山的第 1 名,680 億美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32 億美金)、沙烏地阿拉伯(34.6 億美金)、瑞士(從 1995 年以來不動如山的第 4 名,280 億美金)、德國(220 億美金)。
(5) 歐、亞、北美是前3大移民移入區:歐洲、亞洲與北美洲的移民(移入)人口從 1990 年開始急遽攀升,這 3 個洲也是目前全球移民人口前 3 多的地區。若依各洲的人口比例來看,大洋洲(22%)、北美洲(16%)和歐洲(12%)的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而亞洲(1.8%)和非洲(1.9%)的移民占比最少。
其他相關訊息延伸:
1. 全球精選/3. 簡單幾招讓網路與手機固若金湯,遠離網路攻擊!
2. 「強制人工流產思考期與諮商」公投提案,民團:拒絕宗教代言,莫以保護為名控制女性自主權
3. 最適合新移民的工作:在德國博物館因相遇而理解,因受苦而共鳴/「創新!不是空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