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孩童性影像全球氾濫:75% 由父母親友施虐或拍攝,長大後持續受虐或成施虐者

隨著時代變遷,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當網路普及化,兒少遭遇性剝削的樣態也持續轉型。網上的性剝削具有跨國、匿名、互動等特性,例如隱藏身分在網站散布兒少色情影像、線上販售兒少受虐影片等。

在臺灣,雖然有《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當中指出就算沒有製造或散布,將未成年性剝削內容下載存在電腦裡也屬違法,同樣視同「加害者」,只是臺灣社會觀念仍不全面,加上若單純持有影像被發現,第一次也僅施以行政罰而非刑罰,引起外界許多期待加重罰則的聲浪。

Photo by Ludovic Toinel on Unsplash

臺灣展翅協會本月 4 日主辦 2019 年兒少網安及防制兒少性剝削國際研討會,針對網路兒少性剝削的挑戰、策略及法制面,與受害者的創傷復原及家庭處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兒少保護團體與兒童人權倡議者深入對話,透過交流分享,促進相關的防制工作。

兒少性剝削內容俯拾即是,看得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回顧兒少性剝削的演變,國際終止兒少性剝削組織(ECPAT International)副執行長 Thomas Muller 認為,要從美國 1960 年代的性解放運動說起。性解放專指面對社會及道德長期壓迫下,性的理性啟蒙、平權、除魅與革命,儘管如此,當時卻有一群人引此為藉口,大量製作及散布兒少性剝削內容,由於當年社會缺乏兒少保護意識,且商品唾手可得,從銷售到購買、觀看幾乎不需躲躲藏藏,至 1970 年為止,可稱作「瘋狂的十年」。

直到 1982 年左右,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關注兒少性剝削議題,制定相關法律,剝削內容才陸續受到嚴格管制。不過隨著深入調查,卻發現網路上的兒少性剝削內容數量多得驚人,以美國國會圖書館為例,所有儲存的資訊容量約 0.5PB(1PB=1024TB),但加拿大警方在一次的查扣行動中,竟查出 1.2PB 的兒少性剝削內容。

國際終止兒少性剝削組織(ECPAT International)副執行長 Thomas Muller。攝影/曾玉婷

平時我們利用瀏覽器上網,都在觀看「表網」的資訊,然而這僅僅是網路內容的冰山一角,底下其實還有「深網」(Deep Web)「暗網」(Dark Web),需以特殊方式才能進入,其網域及資訊量比起表網更加龐大,成為許多言論自由受到限制的國家人民暗地組織行動的管道,卻也大量被用於錯誤目的,包括購買武器、買兇殺人及交易兒少性剝削內容等。

根據美國國家保護失蹤與被剝削兒童中心(NCMEC)數據顯示,高達 75% 的兒少性剝削內容,是由父母及親戚朋友參與虐待與拍攝;有 5% 的孩子是自製影像,原因可能涉及性勒索或自願,通常孩子也不清楚圖像會被傳播在難以刪除足跡的網路上,對自身形成永久傷害。

受害者、加害者年紀逐漸下降,韓國兒童對兒童的性犯罪增加

多位講者都在會上提及,兒少性剝削事件的受害者及加害人年齡正逐漸下降。Muller 指出,有 56.2% 的受害者都是青春期前兒少,且通常有男孩或嬰幼兒出現的圖像,內容所描述的虐待程度就會越嚴重。

面對年紀越來越低的加害者,兒童人權倡議者及表演藝術者 Raven Kaliana 強調:「當兒少身上顯示性暴力的行為時,可能從小已經是受害的一方,周圍的人需及早介入幫助。」兒少在長期受創之下,無法利用語言講述自身遭遇,反而會以表演的方式,和玩具或在其他兒童身上重演成人的性行為。若是孩子直到長大都未受治癒,未來更容易進入一段虐待關係,比如在關係中被家暴、剝削等,如果有了小孩,可能會成為施虐者,或是抽離出來任由孩子被人施虐,視而不見。

兒童人權倡議者及表演藝術者 Raven Kaliana。攝影/曾玉婷

針對年少加害者的關懷,ECPAT Korea 專案經理 Shnhye Kang 引述韓國政府數據,指出兒少犯下的性犯罪正逐年成長,其中,2006 年至今,受害者和加害人均是兒童的狀況成長足足一倍,目前有超過 1000 名涉及性暴力的兒童會從網路下載兒少不雅圖像。對此,ECPAT Korea 自 2008 年展開認知行為計畫(CBT),為的是想矯正受到網路錯誤資訊荼毒,而對性或性別觀念扭曲的兒少,並協助重建和家人的關係。

這項輔導計畫和韓國政府部門合作,ECPAT Korea 將受訓約 100 名兒少輔導員,輔導員會執行不同的輔導治療方案,過程中會受到監督及評估,最後收集到的數據會送往研究中心,讓方案之間互相比較,好在往後調整出成效更佳的輔導方式。

上網尋覓歸屬卻屢遭剝削,日本少女在網路被鎖定

近年在日本,出現一群在網路上尋求依靠的少女,她們面臨求生問題,沒有錢、沒有工作,沒有家可以回,在社交平臺公開貼文盼望他人協助提供容身之處,卻吸引不肖之徒主動聯繫,讓少女面臨性侵或性剝削。

「網路讓大人和青少年產生連結,卻也讓犯罪事件日漸增加。」專門協助年輕女性的日本非營利組織 Bond project 負責人橘純舉例,過去曾有一名女大學生,住在養有寵物的獨棟建築,平時也會去學校上課,不過她卻受到母親虐待,在家中沒飯吃,導致她只能吃寵物食糧,在類似的家庭狀況下,許多人在學校說不出口,加上家長脅迫,最終迫使孩子選擇逃家,在網路上尋求「棲身之所」,並且已經沒辦法想像這個做法背後帶來的風險。

日本非營利組織 Bond project 負責人橘純(左二)。攝影/曾玉婷

Bond project 自 2009 年創立,目的是為了發揮如黏著劑般的作用,讓身陷虐待、性剝削、援助交際等遭遇的少女們,和能夠幫助她們的人緊密連結,橘純表示:「有的女孩面對困境不知所措,有的女孩則無法意識到自己有困難需要求助。」因此,Bond project 分別提供靜態及移動式的諮詢窗口,前者包括面談、電話及 Line 諮詢,後者則有「街上巡守隊」及「網路巡守隊」,透過主動出擊的方式找到需要幫助的兒少。

剝削無邊界,重視跨國合作執法

「兒少網路性剝削沒有邊界。」ECPAT Philippines 執行長 Dolores Alforte 指出,看起來是在荷蘭拍的照片,由於網路無遠弗屆,到了世界的另一角還是會看到。另一方面,今天受害、加害者可能是印度人,但主機不在印度,「所以一定要各國政府、執法或其他專業單位共同處理,建立資料庫共享資料,加快調查和執法的速度。」

辦案方面,Muller 提到目前警方的做法是反向偵測,卻經常發生在搜出性剝削影像後,在不清楚所有加害者是誰、受害者在哪的狀況下不了了之,「我們應該要以受害者作為中心。」不僅如此,警方要做到什麼程度才不會越界,例如直接到網站下載內容是否也有觸犯道德底線的問題,仍有待討論。

Photo by Anita Jankovic on Unsplash

民間部門方面,Muller 認為要著重在通訊服務的加密,警方在調查時,聊天室群組的內容都很重要,但如果科技業者對用戶資訊內容加密,調查將窒礙難行,因此在全球各地都有反對加密的倡議。其中,澳洲議會去年 12 月通過「反加密法案」(anti-encryption law),就讓執法單位有權且合法讀取加密訊息。

「網路上的兒少性剝削加害者,他們擁有各式各樣的模樣,沒有固定形象。」Muller 說,加害者並非全然是典型的戀童症患者,這些人擁有不同的目的,而漫遊在數位中的加害者總是會從失敗中學習,滲透變得困難,無論如何,「每個人都要知道,不要認為線上和線下是 2 個世界,其實一切都是互相牽連,線上就是線下。

兒少網路性剝削內容的規模無數,不只網際網絡大海茫茫,還經常會伴隨其他形式的剝削出現且互相影響,例如性侵、性騷擾、人口販運等,事實上很難透過單一逮捕解決。也因此,性剝削的認知、預防、救援和治癒需要各個組織和專業人士的連結,才能讓保障兒少權益的防制工作更加完善。


延伸閱讀:
1. 懸崖上的小網紅:父母公開曬娃、小孩網安意識不足、直播平臺欠缺自律,釣出戀童犯罪者與龐大商機
2. 扶助銜接不暢、法源依據不足,每年 12 萬名家暴目睹兒創傷復原路漫漫
3. 在黑潮中孤單飄蕩的孩子們:不是叛逆期不是想太多,難以接住的兒少憂鬱症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