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沉睡的失智資金:南韓失智長者資產達 154 兆,詐騙風險高、破壞經濟循環

小美/「狠心的媽媽」背後:我留不住你不是不愛你,是想給你更好的生活

【專題|身心障礙女性的婚育路】從「完美的母親」解放,摸索多元家庭的樣貌

【專題|聽我們的故事】原住民轉型正義:政治受難歷史與創傷療癒

逆轉平等進程,紐西蘭倉促修改《同工同酬法》,低薪照顧工作、公共服務首當其衝

熱浪讓人中暑,還凸顯氣候不平等。弱勢者往往生活在最易受熱傷害的處境,卻難以避暑自保。聯合國籲各國負起責任,不讓代價由弱勢買單。
消促會祕書長陳彥凱指出,10 年來已有超過 40 名消防員殉職,顯示相關政策錯誤。政府在 2023 年屏東明揚大火後,選擇修正《消防法》而非納入《職安法》來保障消防員職安,造成缺乏外部監督機制及職業醫學專業。
社救法修法納入脫貧條文,但補助斷崖、資格嚴格、社工難談錢等問題仍在。本研討會聚焦法規限制、實務挑戰,尋找支持弱勢脫貧的路徑。
臺北市萬華區艋舺公園預計 6 月底啟動改建工程,將影響約 70 位無家者的居住安排。無家者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於 6 月 9 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臺北市政府原先承諾採分段施工以減緩衝擊,如今卻改為全面施工,恐釀成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無家者迫遷事件。
審判長表示,合議庭考量劉姓姊妹犯罪動機為「以虐取樂」,惡性重大且危害甚鉅,且至今未與被害人家屬和解,2 人社會復歸可能性為中或中上程度。判決劉彩萱無期徒刑、劉若琳有期徒刑 18 年,全案可上訴。
面對案量過大、分工不清的低收審核工作,工作者們不斷磨耗著身心健康和助人的熱情,開始變得冷漠、習慣將人推出去。對此,公務員們提出4項建議,希望能有接住貧者的餘裕。
目前的政策讓社福中心的社工常常需要具備多項才能,才能同時處理不同種類的工作,甚至要面對民代的施壓,大家時時刻刻都處在蠟燭多頭燒的狀態⋯⋯
社福中心的社工,不只要代表社會救助系統進行審核評估,在案家眼中,他們卻又是幫助自己解決生活困難的角色。這兩種身分使社工因而落入了「防弊」和「助人」的雙重混亂⋯⋯
艋舺公園改建在即,無家者聯盟提出「就近分級納管」街友,來取代強制驅離,以達到都市包容。他們強調,所謂包容,並不是要用誰的犧牲去包容誰,而是努力建構一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