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生活2】撐不過2年的短命工作,身心障礙個人助理「熱情燒完就離開」

「個助和身障者是在同一個位置一起做事,不是單方面主導他們的生活。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把人當人看沒有那麼難。」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個助和身障者是在同一個位置一起做事,不是單方面主導他們的生活。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把人當人看沒有那麼難。」
Read more平均每天僅有 2 小時個人助理服務補助,對許多障礙者而言,難以維持日常生活。不合理的申請限制、個助的低薪與勞動困境,也再再影響障礙者自主生活的權利。
Read more彰縣母子長期受暴,曾多次求助縣府、警方和社會處,卻直到向網紅求助後,受虐情事才被重新徹查。孩子身上雖早有傷疤,社工或教保人員也未能警覺並通報。
Read more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Read more這一年,多多站上有 165 篇報導文章,讓許多脆弱無聲、難以看見的處境和經驗,有被理解和改變的機會。讓我們坐上時光機,一起重溫年度 10 大熱聞。
Read more修法訴求和建議都不是由障礙者自己提出,以「機構服務」為主軸的修法討論,忽視了對障礙者自立生活的支持、障礙者在社區生活的真實困境。
Read more人的狀態和空間息息相關。生活在有愛的環境,自然會有想做的事。而弱勢對於居住的期待,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要做一點點事,就能達到。
Read more民間團體進社宅服務,常要負擔龐大的成本。究竟社宅公共服務是住宅部門為了有效管理而該支持的業務,還是社會局處本應編列預算的居住方案?
Read more脆弱的家庭終於不必被隔離在機構、封閉在家中、流離在社會救助系統間,社宅串連社區和社群,學習融合與共生,避免所有人一起孤立無援。
Read more社會住宅是社區支持的起點,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得到幫助,讓人開始願意助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