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生活1】精神長照平均高達 17 年,入家工作如何阻止家人相愛相殺?

無數家屬扛著扶養義務卻從未得到支持── 目前全臺能夠「入家」協助的專業人力,對比 10 萬左右的精障家庭,可謂杯水車薪。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無數家屬扛著扶養義務卻從未得到支持── 目前全臺能夠「入家」協助的專業人力,對比 10 萬左右的精障家庭,可謂杯水車薪。
Read more我花太多時間思考治療師的好到底是工作需要還是真的,但我忘記我的情感全是真的。她有許多個案,但我只有她一個治療師。
Read more在臺灣,我們總認為「有精神疾病就去看醫生」,但對病人來說,即使病症暫時緩解,生活可能更不穩定……
Read more不少學校因為確診人數多、全校停課,但很多學生並非匡列者,因此家長如果請假照顧孩子,也不能申請防疫補償。
Read more許多人不是不願理解,而是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這些人、這些事,在社會汙名的過程中,我們都被藏起、排除。
Read more痛心的強調,請在醫療之外,在社區裡給精神障礙者及照顧者足夠的支持,而不是任由社會悲劇一再發生。
Read more此次的修法應積極發展早期介入、主動、以整個家庭為對象的服務和社區危機處理機制。
Read more立法院 三讀修法,修改「監護處分」制度,讓監護處分可以「無限期延長」,可能造成把精神病犯人被「關到死」。
Read more監護的目的,是用一定程度的「治療」讓病人穩定,能夠銜接社會,重返日常生活,達到社會安全的目的即可。
Read more監察院調查委員監委王幼玲、高涌誠表示,應避免「以治療為由,長期拘束精神障礙犯罪者的人身自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