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4/22-5/5】模範母親選拔標準超落後、《精神衛生法》爭議中通過初審、美國大法官有意「禁止墮胎」

不少縣市會舉辦模範母親選拔,但有的選拔標準強調「相夫教子」、「親自帶小孩」,無形中加深性別刻板印象。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不少縣市會舉辦模範母親選拔,但有的選拔標準強調「相夫教子」、「親自帶小孩」,無形中加深性別刻板印象。
Read more在臺灣,我們總認為「有精神疾病就去看醫生」,但對病人來說,即使病症暫時緩解,生活可能更不穩定……
Read more家屬總被社會賦予照護責任,政府卻沒有提供家屬足夠的支持和學習資源,讓他們有能力陪伴和理解當事人。
Read more痛心的強調,請在醫療之外,在社區裡給精神障礙者及照顧者足夠的支持,而不是任由社會悲劇一再發生。
Read more此次的修法應積極發展早期介入、主動、以整個家庭為對象的服務和社區危機處理機制。
Read more攸關精神疾病、社會安全網的《精神衛生法》時隔 15 年終於要修改,行政院的修正草案近日已送入立法院進行初審。
Read more臺灣現況下,病人生病後幾乎全由家屬承擔照顧。慢性精神疾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年數長達 17.13 年。
Read more「其實我也有憂鬱症,你會介意嗎?」你說這問題很奇怪,聽起來像是生病會冒犯到別人似的。
Read more在親密關係裡,我終究是妳的伴侶,「照顧」只是這個角色的其中一部分。
Read more立法院 三讀修法,修改「監護處分」制度,讓監護處分可以「無限期延長」,可能造成把精神病犯人被「關到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