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星期三】沒被接住的孩子:如果你在我的環境中長大,又會長成什麼模樣?

少年矯正是一個漫長的進程,「陪伴」孩子一步步調整,這需要社會與孩子的「重要他人」們的協助與支持。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少年矯正是一個漫長的進程,「陪伴」孩子一步步調整,這需要社會與孩子的「重要他人」們的協助與支持。
Read more這場疫情,讓原本人力就已經很吃緊的家園,在照顧上更是吃緊;也讓原本就已經是高群聚風險的機構,風險更高。
Read more「不見得每一家安置機構都缺錢,但幾乎每一家安置機構都缺人」,照顧人力是兒少安置機構最難以突破的困境。
Read more「給他一點時間吧!這個社會欠他的,他都還沒恨完。在他還沒恨夠這個世界之前,他要拿什麼來感恩呢?」
Read more安置盟呼籲,在家庭式照顧尚未完善之前,不應為了 CRC 國際審查而草率而減少安置機構。
Read more對這些孩子們而言,家庭乘載許多難解的情感,我們只要給出一點空間,就能為他們騰出一些喘息的機會。
Read more公部門用「民間可募款」來合理化政府的超低價委託,明顯是對兒少的歧視。
Read more政府規避全責委託而以補助案進行,最直接的傷害便是安置機構資源不足。
Read more我認為,應該要加強申訴的隱蔽性和保障,兒少也需要「吹哨者保護」。
Read more我們也應當謹記,設立國家酷刑防範機制並非《禁止酷刑公約》中唯一指示的酷刑防範措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