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24101

【雙週報|9/28-10/11】友善移工就醫地圖上線、長照給付首次納入智慧輔具、「街道醫生」票選結果出爐

1. 移工|政府推出「友善移工就醫專區」:有看病流程說明、醫院地圖,還能幫忙翻譯

移工如果生病需要就醫,常常因為不熟悉就醫程序、語言不通而不願去醫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10/1 推出「友善移工就醫地圖專區」。

在通訊軟體 LINE 的「加入好友」中,搜尋以下 ID,就能加入勞發署的「LINE@移點通」頻道,頻道文字是移工的母國語言,在頻道點選「就醫地圖」就能進入頁面。

  • 英文版 ID:@1955mw_ph
  • 印尼版 ID:@1955mw_id
  • 越南版 ID:@1955mw_vn
  • 泰國版 ID:@1955mw_th
  • 中文版 ID:@1955mw_tw

頁面共有 3 大功能,第 1,頁面提供易懂的看病流程,從掛號、就診、領藥,每個步驟都有詳細說明。

第 2,頁面中設有地圖,能讓移工快速找到附近的醫院、診所,而且系統會顯示醫院的營業時間、可提供的醫療類型。

第 3,頁面中提供移工母國語言的「自動翻譯工具」,移工可以透過翻譯工具,與醫院進行基本的文字溝通。若有較複雜的溝通需求,頁面中也有一鍵外撥 1955(移工諮詢專線)的功能,移工就能透過 1955 的通譯與醫院溝通。

E7381e80 C451 4ecd A3ad F71bc9895f68
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 長照|「智慧科技輔具」納入長照給付:額度3年6萬元、預計 2026 年實施

政府一直以來都會協助有長照需求的人取得輔具,但過去只給付傳統輔具。衛福部 10/5 預告修改《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首次將「智慧科技輔具」納入給付範圍。

傳統輔具的給付是以品項區分,共有 47 項輔具(包括拐杖、輪椅等)可以申請,給付額度為 3 年 4 萬元,有些品項政府只給付購買、有些可以租賃或購買、有些只能租賃。

針對科技輔具,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因為每位個案在不同長照階段需要不同的輔具,因此只給付租賃。

此外,科技輔具目前也沒有規定明確的品項,只定義為「具備智慧感測、數據記錄、傳輸回饋機制」,並分成 5 大類。吳希文解釋,智慧科技輔具可以是傳統輔具加上數據回饋機制,例如被列為傳統輔具的電動輪椅,加上影像監控幫助使用者在危險時緊急煞車,就屬於智慧科技輔具。

科技輔具的給付額度是 3 年 6 萬元,原本傳統輔具的給付不會廢除,但兩者只能擇一申請。新規定將公告 60 天,60 天內若沒有人提出異議,新制將在 2026 年元旦正式實施。

3. 公民參與|「街道醫生」讓大家選出最難走的路,8條「優先改善路段」出爐

臺灣的道路曾被外國媒體批評為「行人地獄」,過去民眾若希望某條路重新設計,通常只能等待政府主動發現、主動改善。今年 7/1 ,內政部推出「全民參與街道改善計畫」,內政部架設了「街道醫生」網站,民眾可以直接「提案」需要改善的道路,提案結束後,會進行「票選」,各區得票數最高的前 10 案,將由中央全額補助改善工程經費。

今年 7 月底提案結束,共有約 1.2 萬件提案。內政部彙整民眾提案及票數後,在 9/21 宣布 8 處入選的「優先改善路段」,後續將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國土署)組成輔導團協助改善。

入選的 8 處包括桃園市楊梅區中興路、臺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一段、新北市淡水區學府路、臺北市大安區安居街、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二段、宜蘭縣羅東鎮文林路、嘉義市東區蘭井街、新竹市香山區大庄路等。

最重要的是,為了讓民眾充分掌握工程進度,計畫核定後的設計說明會、工程變更會勘等各階段,都會通知提案民眾,讓民眾能充分參與。內政部表示,今年底將會辦理第 2 梯次提案。

桃園市人行道
臺灣不少地區人行道過窄,還有變電箱、路樹擋道,店家私設斜坡,汽機車違停等問題,曾被外國媒體批評為「行人地獄」。內政部透過「街道醫生」計畫試圖改善。圖為示意圖,並非新聞票選街道。圖/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桃園人行道宣導影片」

4. 公安|屏東安泰醫院大火造成 9 死,醫院評鑑標準、消防排煙系統引發討論

10/3 上午 7 點,屏東縣東港鎮的安泰醫院發生火災,火勢在下午 1 點撲滅,但仍造成 8 名病患、1 名員工死亡。

這次起火點在醫院機電房 2 樓的配電室,因為電機房與醫院 D 棟 2 樓連通,濃煙迅速竄到 D 棟各樓層及其他大樓。不過,8 名罹難病患所在地點並非 D 棟 2 樓,而是在 D 棟的 5 樓、 10 樓、 11 樓。這樣的死傷狀況也衍生「排煙系統」與「醫院評鑑制度」的討論。

排煙系統: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表示,安泰醫院起火點在 D 棟前棟,死者卻是在後棟不同區域,質疑醫院排煙系統有問題。國民黨立委、安泰醫院創辦人蘇清泉表示,排煙管原本功用是將濃煙排到建築物外,但適逢山陀兒颱風撲臺,颱風強風導致排煙管濃煙倒灌,這次屬於複合型災難。

醫院評鑑標準多年未改善:林淑芬也質疑「區域醫院」(註)的評鑑標準雖然要求「醫院應指定專責人員研擬火災減災、預防、準備措施」,但這項標準只是「試評條文」,結果不納入評鑑成績,可能造成醫院防範不足。衛福部表示,安泰醫院今年 8 月底評鑑時,專家實地查核沒有提出疑慮;至於醫院評鑑改革,目前已成立改革小組。

衛福部表示,安泰醫院火災將由地方衛生局進行「行政調查」,同時檢調單位也已介入。此外,《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在今年初實施,衛福部也將依法請「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啟動調查,醫策會將調查是否有內部管理疏失或系統性問題。這也是醫預法實施後,因火警造成重大傷亡而啟動調查的首例。

5. 人權|死刑釋憲後,法務部打算推動「無期徒刑分級制」、提高假釋門檻

臺灣 37 名被判死刑的囚犯認為死刑違憲,2022 年聲請釋憲,今年 9/20 死刑釋憲判決出爐,判決限縮死刑的適用範圍、提高了死刑門檻。立法院 10/7 邀請法務部針對死刑釋憲進行報告,法務部表示,為了嚴懲重大犯罪,正在研擬讓無期徒刑假釋門檻「分級」。

法務部書面報告指出,法務部將研議,在死刑以外另定假釋門檻更高的「特殊無期徒刑」,或另訂更長期的有期徒刑。此外,法務部將檢視目前無期徒刑的假釋規定,研議假釋門檻分級。

目前無期徒刑的假釋規定是,犯人必須服刑滿 25 年,且有實質證據顯示犯人悔悟,才可能假釋。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認為,應修法將無期徒刑假釋門檻分為 3 級:第 1 級無期徒刑,被告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第 2 級無期徒刑,服刑滿 40 年才能得假釋;第 3 級無期徒刑維持目前 25 年的假釋門檻。法務部表示,這些建議未來都會在修法小組中討論。

6. 移工、長照|移工懷孕了怎麼辦?勞動部:1955 可協助移工、長照管理中心能協助雇主

近日有移工在雇主家中生產,雇主抱怨需照顧移工和她的小孩,又擔心失能長者無人照顧。

勞動部 10/7 表示,移工受《性別平等工作法》保障,雇主不能以「移工懷孕生產」為由片面解僱移工;但如果雇主和移工都同意解約,雇主可以依法聘僱新移工,移工也可以合法轉換新雇主。

勞動部也表示,如果移工因為懷孕或生產而無法工作,雇主可以諮詢當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使用勞動部補助的「擴大喘息服務」及「短期照顧服務」

此外,移工懷孕期間或生產後,如果在照顧幼兒方面需要諮詢或協助,可以撥打 1955 移工諮詢專線。勞動部已在桃園市、彰化縣、高雄市設立 3 處「移工婦幼諮詢服務中心」,提供移工生育的諮詢教育、支持性陪伴、緊急安置、工作轉換等服務,今年已協助安置 200 人次。

另外,勞動部也預告,今年底前將公布「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說明移工懷孕前、懷孕期間、生產後、育兒等不同階段,移工、雇主、仲介需要注意哪些事,政府又能提供哪些協助。

移工、外籍看護、社福移工
圖/Sofina @ 數位島嶼 CC NC SA 3.0
移工是臺灣長照的重要人力,近日有移工生下小孩引發熱議。圖為示意圖,並非新聞當事人。圖/Sofina @ 數位島嶼 CC NC SA 3.0

7. 原住民|立法院初審通過原民會委員改為「無給職」,原民會擔心沒人要來當委員

直屬行政院的「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負責統籌臺灣原住民事務,「委員」是原民會的重要職位之一。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原民會組織法),原民會須設置 19-29 名委員,這些委員又分為「聘用委員」、「派兼委員」、「聘兼委員」3 類。

其中其中派兼委員、聘兼委員是無給職。但原民會組織法規定,原民會必須聘用各族代表至少 1 人,擔任有給職的「聘用委員」。臺灣法定原住民族共 16 族,目前其中一族委員懸缺,因此有給職的聘用委員目前共 15 人

近日,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國民黨立委鄭天財分別提案,打算修改原民會組織法,將所有委員都改成無給職。

支持修法的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指出,聘用委員每月薪水 8 萬多元,卻未經國家考試,遴選過程缺乏正當性,有酬庸疑慮。反對修法的民進黨立委黃捷則認為,如果遴聘機制有疑義,應檢討遴聘機制,而非一律改成無給職。

10/9,立法院初審「原民會組織法」,因為朝野立委意見分歧,國民黨、民眾黨以人數優勢表決通過,原民會除了正副主委以外的委員全改為無給職。法案仍須經過黨團協商、三讀才會正式通過,但已引起廣泛討論。

原民會對此提出擔憂,指出原住民族地區幅員遼闊,許多部落位於偏遠地區,且各族群人數差距大,從數百人至數十萬人不等,每一族只聘用 1 位委員已有點不足。此外,聘用委員需審查案件、出席會議,到部落進行工程會勘、反應族人需求,這些工作需要全職投入,若改為無給職,可能很難吸引人才,將影響原民會的運作和服務。

8. 心理健康|職場心理健康調查:85% 受訪者因工作壓力影響睡眠

每年 10/10 為「世界心理健康日」,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與台灣心理健康聯盟在 9 月進行「職場心理健康」問卷調查,10/9 公布結果。

調查顯示,有 75.7% 的填答者認為「工作壓力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如憂鬱或焦慮)」;77.3% 同意「工作壓力影響其與朋友、家人或同事關係」;另外有高達 84.4% 填答者同意「工作壓力影響睡眠」。

國教盟常務理事張文昌指出,這樣的結果呼應前一陣子公布的《2023 年亞洲心理健康指數報告》,報告顯示 87% 臺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風險程度與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相當,但遠高於其他亞洲國家。

問卷也詢問民眾對心理健康政策的支持度,國教盟與心理健康聯盟透過問卷歸納出民眾最支持的 3 大訴求:94.6% 的人支持「彈性工時」;93% 得人支持「推動『職場心理健康假』」;90.7% 支持「給予家長每月 8 小時親職假」。國教盟與台灣心理健康聯盟呼籲政府推動相關政策。

示意圖/Photo by Resume Genius on Unsplash
示意圖/Photo by Resume Genius on Unsplash

9. 心理健康|忍一下就不痛了?醫師:痛會越忍越嚴重,還會影響情緒、人際關係

臺北市藥師公會新北市藥師公會 6、7 月進行「忍痛認知行為調查」,透過網路、電話蒐集到 1099 份問卷。

調查顯示,5 成受訪者「每週」都飽受疼痛折磨,最常見的是肌肉痠痛、頭痛、關節痛。但有 98% 受訪者表示,面對疼痛他們習慣「忍耐」,認為只要忍一下,痛就會過去,也擔心服用止痛藥會傷身。

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尹岱智說,如果無法及時緩解疼痛,可能導致疼痛部位擴散與轉移,也會讓人愈來愈無法忍痛,一點小刺激就引發極度的疼痛反應。

此外,受訪者中有 96% 女性曾因疼痛影響心情 ,其中最多的是「因疼痛變得煩躁或易怒」、「容易感到力不從心」;另外,有近 40% 的女性曾因疼痛與家人產生衝突,也容易因疼痛感到孤獨。臺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說,身體會將疼痛訊號傳給大腦,大腦同時也是感受情緒的中心,所以疼痛與情緒會互相影響,甚至影響人際關係。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師謝宜哲建議,出現輕微疼痛時可以到社區藥局遵照藥師指示、買止痛藥,但如果疼痛劇烈一定要就醫處理。

10. 人權|近年核武風險高漲,日本原爆倖存者組織獲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臺灣時間 10/11 公布,由「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日本被團協)獲獎。該組織由廣島、長崎原爆倖存者和太平洋核武試驗受害者共同組成,致力於倡議廢除核武。

「太平洋核武試驗事件」發生於 1956 年,美國在太平洋比基尼環礁進行氫彈試驗。因試爆規模超乎預期,加上試爆地點發生強風,導致放射性物質飄向大片海域,影響了附近約 1000 艘日本漁船。

其中,日本漁船「福龍 5 號」最廣為人知,船上 23 名船員全數出現急性輻射綜合症,並在治療過程中因輸血而感染 C 型肝炎,其中一名船員久保山愛吉(Aikichi Kuboyama)甚至在 6 個月後死於相關併發症。久保山愛吉被視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受害者,這起事件導致日本國內反核情緒高漲。

「原爆倖存者協會」與核武試驗受害者因此組成日本被團協,長期倡議廢除核武。冷戰期間,日本被團協 3 次派代表參加聯合國裁軍特別會議。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會議中,日本被團協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不少聯合國會員國拒絕簽署這份條約,日本被團協在條約通過後,持續收集 1370 萬人的連署,呼籲更多國家簽署。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日本被團協「致力推動沒有核武的世界,並透過大量見證者的證詞,呼籲世人不可再使用核武」,因而獲獎。

諾貝爾委員會強調,雖然近 80 年來沒有戰爭動用核武,但近年有核武的國家正擴大核武規模、新興國家則試圖取得核武、戰爭地區則浮現核武風險。委員會強調,人類歷史走到此刻,值得再提醒自己,核武是世上最具毀滅性的武器,不該再繼續使用。

日本漁船「福龍 5 號」船員久保山愛吉因美國氫彈試爆相關併發症在 1956 年過世,被視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受害者。圖為久保山愛吉的墳墓。
日本漁船「福龍 5 號」船員久保山愛吉因美國氫彈試爆相關併發症在 1956 年過世,被視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受害者。圖為久保山愛吉的墳墓。圖/Halowand @ Wikipedia CC BY-SA 4.0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