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孩能去哪裡5】剴剴案一週年(下):照顧人力嚴重短缺,兒少安置何去何從?

「所謂安置,是要把一個孩子強制帶離他的原生家庭,從國際公約的各方觀點出發,都認為本該由政府來做,甚至需要經過法院裁定。但過去,出養兒一直都被各縣市安置系統排除在外⋯⋯」
閱讀全文【孩能去哪裡5】剴剴案一週年(下):照顧人力嚴重短缺,兒少安置何去何從?

要賺錢又要顧家的長照邊緣人,臺灣新住民:「每天都像沒有靈魂一樣」

臺灣有各類長照服務,現實卻是許多新住民對長照一無所知,不僅可能看不懂長照資訊、家人反對申請、賺錢照顧兩頭燒,甚至落入遺產糾紛。民間團體提出 4 大建議,希望能更全面支持姊妹們。
閱讀全文要賺錢又要顧家的長照邊緣人,臺灣新住民:「每天都像沒有靈魂一樣」

【原家轉型7】王增勇/社會福利如何打破「福利殖民」,成為對原住民族有意義的支持?

國家提供的資源,需要透過原家中心轉譯,以促進原住民主體性的方式提供社會福利,培力原住民成為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群體,而非文化被解體的個人,也才能回應原住民對未來的期待與想像。
閱讀全文【原家轉型7】王增勇/社會福利如何打破「福利殖民」,成為對原住民族有意義的支持?
女影0

林蔚昀/戰爭有著女人的臉:女性影展《烽火下的愛與隔閡》和《標籤的重量》

身為一個女人,一個媽媽,我覺得戰爭當然和女人有關啊。不只是女性也有上戰場(不管在前線衝鋒陷陣,還是在後勤),那些沒有在戰場上的女人也經歷著戰爭、被戰爭影響、思考戰爭對她們的意義。
閱讀全文林蔚昀/戰爭有著女人的臉:女性影展《烽火下的愛與隔閡》和《標籤的重量》

【原家轉型5】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

期盼原住民文化能納入原家中心轉型的內涵。如果破壞或否定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不能表達、被忽略,這就是暴力;如果面對主流文化和政策,我們原住民社工只能適應,而否定自身文化,這就是權控。
閱讀全文【原家轉型5】黃嘉鈴 Yusi Maray/MIHUMISANG!我們能夠好好呼吸?原家轉型的實務困境與優勢
0911 類家庭 First

【孩能去哪裡3】「如果孩子待不住,該離開的是大人」新北首創類家庭式照顧、接住難置兒

類家庭模式由新北市首創,提供居住空間、訓練大人接受教養規範、以孩子的需求為主反過來設計環境。8 年來已看到明顯成效:「再困難的孩子,經過 2 年左右的穩定照顧,整個人都能好好進步。」
閱讀全文【孩能去哪裡3】「如果孩子待不住,該離開的是大人」新北首創類家庭式照顧、接住難置兒

【孩能去哪裡2】「我們家的爸爸不打人」,寄養家庭大缺工、叔叔阿姨和社工都去哪了?

「不只寄養業務,各團體都在大缺工,缺翻了!」兒少保社工大幅流失,即使是年收超過 45 億的公益巨頭也逃不過。這也意謂著專業斷線、有床位也找不到地方收小孩,因為根本找不到人做服務。
閱讀全文【孩能去哪裡2】「我們家的爸爸不打人」,寄養家庭大缺工、叔叔阿姨和社工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