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的聲音】考試不會考但我們想知道!攸關性命的防災教育,請學校真正落實、因地制宜、創新分享

「反正地震來時,學校從沒真的叫我們避難過,既然用不上,那麼認真演練要幹嘛?」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反正地震來時,學校從沒真的叫我們避難過,既然用不上,那麼認真演練要幹嘛?」
Read more我們不是難民、不是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人,而是一名訪客。
Read more無論是誰,都擁有平等獲取知識的權利,不應該因為家境、資本、階級而有所區別。
Read more對 UBI 的討論的確撐開了思想與改革的空間,讓人民深入思考勞動困境與既有制度的種種不公,以及改變的可能。
Read more「製作包包是這些婦女在難民營裡唯一的收入來源,希望能讓營裡的單親媽媽不必再完全仰賴 NGO 的補助過活。」
Read more兒少們在面臨心理議題時,沒說出來並不代表事情就沒發生,很有可能是外在的安全網絡建置仍有所缺失。
Read more王婉諭長期投入兒少保護、精神障礙、居住正義、犯罪被害人保護等領域,讓倡議團體看見與體制內連結的機會。
Read more良好的培力不只能讓少代完整的產生提案,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增能與賦權。
Read more同儕支持體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如何能好好被對待的哲學。
Read more原先為了彰顯兒少平等的表意權,在現實中反而讓青少年被迫自行放棄自身權利,這絕對不是公約期待的現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