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降落傘計畫:結合精神病人同儕支持和開放對話,讓「帶病生活」成為可能/【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降落傘團隊會和精神病人、病人親友共同組成互相信任的小團體。病人、家人、醫師、同儕、治療師等,裡面所有人的都是平等的。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降落傘團隊會和精神病人、病人親友共同組成互相信任的小團體。病人、家人、醫師、同儕、治療師等,裡面所有人的都是平等的。
Read more家屬總被社會賦予照護責任,政府卻沒有提供家屬足夠的支持和學習資源,讓他們有能力陪伴和理解當事人。
Read more身障者普遍表示,如果自己是事件當事人,也不希望只由家長代替自己發聲;家長說的未必代表自己的期待與需求。
Read more賺錢養活自己錯了嗎?難道不能在認同組織的任務理想熱情工作的同時,賺取合理的薪資嗎?
Read more近年大眾運輸事件頻繁,臺灣對身心障礙旅客的應對仍毫無章法,身心障礙旅客搭乘大眾運輸承擔許多潛在風險。
Read more如果是統一刪除「從漢姓條款」,可能也會忽略「漢字」姓名對某些族群的文化變遷意義。
Read more不少學校因為確診人數多、全校停課,但很多學生並非匡列者,因此家長如果請假照顧孩子,也不能申請防疫補償。
Read more促進原住民認同的方法很多,要求「先從姓(或取名),而後才有身分」並不是侵害最小的限制手段。
Read more現行法律以治療為導向,只聚焦在處理「病情」,卻不討論人如何在社區裡好好生活。
Read more現行法律未將「不當管教」認定成違法。教保人員即使把小孩關在陽臺倉庫、尿布濕掉卻不換,也未必會受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