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7/23-7/29】機構人員染疫可領「職災」補助、「社會安全網第 2 期計畫」通過、體操明星為了「心理健康」退賽

勞動部公布,護理機構、老人機構、身障機構等工作人員,如果染疫,都屬於職業災害,可請領津貼或補助。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勞動部公布,護理機構、老人機構、身障機構等工作人員,如果染疫,都屬於職業災害,可請領津貼或補助。
Read more信任是什麼?信任,就是讓立場迥異的人站在同樣的立足點,一起看向更好的未來。
Read more需要授權時,想想數位工具為你帶來的優勢,巨量的群眾連結、精確的數據展現等,都是組織渴望並需要的成果。
Read more「成為我的眼」避免視障者被排除於世界之外。多一點科技協助與友善他人的好意,視障者不僅能自主打理日常生活,更可以獨立探索世界。
Read more近 10 年以來,共有 42 名消防員在救火的勤務中因入的火場為「違章工廠」,以及「入室搶救無人受困的場所」而殉難。
Read more「數位社會工作」的重點不在於取代原有工作方法,而是將科技工作方法融合原有的工作模式。
Read more指揮中心宣布,7/27 到 8/9 調降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各地方政府可以依照指揮中心的「通案性原則」,另訂規定。
Read more司法精神醫院應先釐清其適用對象,究竟是犯人、受刑人還是病人?延長的監護處分,又是否成為純粹的社會隔離?
Read more如果沒有健保,比我一個月房租還高昂的就醫費用,我絕對付不出來,也因此不會就醫。只能在家裡與學校繼續失序,然後影響更多人群。
Read more少年矯正是一個漫長的進程,「陪伴」孩子一步步調整,這需要社會與孩子的「重要他人」們的協助與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