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象-自立青少年篇】陳旺德/課業、身心、收入、居所都岌岌可危,自立生活難自立

自立青少年在面對危機時,由於缺乏支持網絡,時常求助無門,必須孤獨面對多變的挑戰。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自立青少年在面對危機時,由於缺乏支持網絡,時常求助無門,必須孤獨面對多變的挑戰。
Read more2020 年因戰爭、暴力、迫害與人權侵害而逃離家園的人數來到將近 8240 萬人。
Read more行政院的「社福紓困」限制「近 5 年內曾承辦政府社福業務」才能申請,讓許多 NPO 「看得到,吃不到」。
Read more「在專案裡,NPO 夥伴才是主體,他們代表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和期待,我們只希望透過提問,陪他們釐清困難與問題。」
Read more疫情讓人們更謙卑的學習並反省,災難的另一面也許是翻轉社會的好時機。。
Read more疫情發生至今,身心障礙者面臨諸多挑戰。從簡訊實聯制到買包衛生紙,都必須跨越重重的門檻。
Read more鼓勵個案給予回饋,能有賦權的效果。「個案能藉此梳理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的聲音能被重視,也認知到有權利和能力獲得更好的生活。」
Read more對於身障者而言,搭乘大眾運輸實在難以做到「完全不觸碰」。在每日上班的路程中,無法做更多的防衛,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裡。
Read more部分老師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設備,使學生的學習出現空窗。
Read more盡可能為自己的國民提供最大的方便,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這樣的心態儘管可以理解,但卻沒有去考慮到本就不平衡的區域發展問題與高收入國家的資源壟斷行為,這樣真的好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