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專訪/身為立委,那些我迫切想完成的事

王婉諭長期投入兒少保護、精神障礙、居住正義、犯罪被害人保護等領域,讓倡議團體看見與體制內連結的機會。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王婉諭長期投入兒少保護、精神障礙、居住正義、犯罪被害人保護等領域,讓倡議團體看見與體制內連結的機會。
Read more讓孩子好好當個孩子,去玩耍、探索各式遊戲機會。
Read moreNGOs 應該勇於(或至少嘗試)向贊助者們提出真實的回饋,這不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也是為了促使贊助者真正檢視贊助計畫的優缺點,打造健康對等的贊助者和 NGOs 關係。
Read more一般的媽媽手冊對身心障礙孕婦來說不適用,因此,政府推出「身心障礙懷孕手冊」,解答障礙者可能遇到的孕產問題。
Read more身障者是具有工作能力的,而且也擁有生活的權利。
Read more「天龍房屋」實體「店面」,以反諷式的假房仲店面展示民眾對居住議題的心聲。
Read more良好的培力不只能讓少代完整的產生提案,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增能與賦權。
Read more應對急迫的社會正義挑戰,如全球貧困、移民權利、性別平權等,喜劇或可作為一種獨特的變革力量。
Read more倘若公益團體都對圈內的不平等視若無物,該如何去對抗整個社會更大維度的挑戰呢?
Read more晚晴回捐案至今仍有 6 位社工沒拿回薪水,此外,社工界除了回捐、欠薪,還有組織變更社工職稱,以規避社工薪資新制。
Read more